猛料阿Sir講古——疫症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世事難料,自從有了傳真、電郵、WhatsApp和微信後,很多人覺得郵遞信件是明日黃花,不會返轉頭,但是一場瘟疫使這樣想法改變了。很多人現在呆在家裏盼望親友寄來互相問候信件和從訂購商寄來的郵包, 在大家對郵差的印像變得模糊之際,郵差叔叔突然之間變得重要起來。特別是香港郵政早前實施的口罩先派,處理口罩的特快專遞郵件,很多人都期望見到郵差叔叔 。
推出抗疫郵戳
  國內疫情開始不久,各省市郵政機構不約而同推出不同郵戳,蓋在信件上來鼓勵大家抗疫,有注重清潔和中國加油大家努力等宣傳字句,而一些較特別是遼寧葫蘆島用一個葫蘆為圖案, 葫蘆是中國貯藥材和在神話中可收拾病魔的法器!如能在甘肅酒泉出一個「霍去病」郵戳相信更加貼題和有啟發性。
  港澳亦分別由郵學會及郵政當局設計及發行了自己的抗疫郵戳以鼓勵和提醒大家抗疫的重要。最新一個設計是我有參與香港警察郵學會出的抗疫戳及明信片,這套明信片相信是這場瘟疫爆發以來全世界的第一套。
    希望香港郵政能急起直追盡快出一個官方的抗疫戳蓋於每件郵件來提醒大家抗疫的重要性!
  其實對香港來說瘟疫絕不陌生,最嚴重一場要算是一八九四年五月發生,在三個月內超過二千五百人染疫死亡,當時香港人口二十五萬,一半返回內地避難,為了應付這場瘟疫,軍人、警察、醫務人員和志願工作者一起動員,直至一八九六年才成功控制瘟疫,為感謝抗疫作出努力的人,特別鑄造做了瘟疫獎章頒予他們。
  二○○三年沙士,共一千七百五十五人染病和二百九十九人死亡,當時除了走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外,警察亦擔任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在撤離一些受感染的居民到隔離中心和在急症室服務等,當時沒有甚麼保護裝備和衣服,警察冒着非常大的危險,亦有多人受到感染。
疫症過後,每一位曾出力抗疫的人和機構組織都應受讚賞,我建議仿效一八九四年的大瘟疫鑄造抗疫勳章頒給他們,以茲紀念及表揚他們的傑出貢獻!抗疫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
何明新



■香港警察郵學會出的抗疫戳及明信片。
■香港警察郵學會出的抗疫戳及明信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