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匯貫通——大數據助推智慧農業進化

  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智慧農業已經開始顛覆傳統,感測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的使用,使得傳統農業加速向精準化和數據化轉變。智慧農業包含甚廣,從耕地、播種、育苗到施肥、澆水、養護,從銷售、流通、加工到防偽、售後、管道,從會議、財務、策略到休閒、旅遊、觀光,無所不包。
  隨著智慧農業的發展建設和物聯網的應用,農業大數據的應用也愈來愈廣泛。從農業市場需求來看,農業大數據可以用於指導農事生產、預測農產品市場需求,輔助農業決策,以此達到規避風險、增產增收、管理透明等預期目標。
  從農業生產環節來看,農業大數據可以利用感測器採集氣候、土壤大數據,提供農戶最佳化的栽種管理決策,協助農民有效管理其農地,並讓農民從每一顆種子中提取最高的價值,降低農業成本。
  大數據正在被用來改善智慧農業的各個環節,農產品生產商、供應商和運輸者使用物聯網感測器技術、掃描設備和分析工具來監控收集供應鏈的相關數據。比如生產和運輸過程當中農產品的品質可以通過帶有GPS功能的感測器進行即時監控,有助於預防食源性疾病和減少供應鏈浪費。
  此外,大數據有助於開展農產品監測預警,通過深入挖掘並有效整合散落在全國各農業產區的農產品生產和流通數據,進行專業分析解讀,為農產品生產和流通提供高效優質的資訊服務,以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流通效率,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
中國融保金融主席兼執行董事
彭文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