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匯貫通——疫情短期影響中國東盟合作

  回顧2019年,東盟晉升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與中國經貿合作緊密。此次肺炎疫情爆發,對中國經濟帶來負面衝擊,對中國和東盟的合作也帶來了影響。
  疫情之下,旅遊行業首當其衝。往年,春節假期是中國遊客前往東南亞旅遊的旺季。據泰國旅遊業協會統計,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赴泰中國遊客同比將減少五成以上。而據越南河內旅遊局統計,從2020年1月到2月3日,有超過1.3萬人取消了酒店客房預訂,相關單位、商家的活動減少了30%-50%,熱門旅遊目的地的遊客也減少了30%-50%。
  此外,受疫情的影響,中國—東盟進出口貿易會出現下滑。中國—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李好博士表示,受疫情影響,中國消費急劇放緩,需求不振必然累及外貿依存度高的東盟國家。
  從價值鏈角度看,中國還是區域內的主要供應商,當前疫情致使中國國內供給能力下滑,進而導致與東盟之間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進口貿易減弱。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是區域內供應鏈關聯度較高的國家,受到的影響相對也會更大。
  以越南為例。據越南媒體報道,由於受疫情影響而加強了邊境口岸的管理措施,中越邊貿受阻。儘管此前暫停通關的口岸從2月5日起陸續恢復貨運通關,但只要疫情持續,邊境口岸的嚴格監管檢疫措施也會持續。
  目前,中越貿易額已經呈現下滑趨勢。資料顯示,2020年1月越中進出口貿易額達82.9億美元,環比下降25.8%,同比下降11.8%。
  儘管如此,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暫的,且外資機構對於今年中國經濟發展預期樂觀,認為短期內部份行業會受到疫情衝擊,但中國經濟韌勁不減,下半年將迎來強力反彈。
  因此,相信於疫情結束後,中國經濟將會復甦,預期中國與東盟也將回歸正常化的經貿合作。
中國融保金融主席兼執行董事
彭文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