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幕後黑手

   在疫症時期,各人絞盡腦汁想出既方便又安全的方法防止感染病毒。現時人人在搶口罩,在未有疫症出現時,我經常提到口水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傳播渠道,而比口水更容易傳播病毒的,就是我們的手。電視宣傳片經常提到「幕後黑手」,提醒市民洗手的重要性。
  我看過一齣外國紀錄片,說到戴口罩主要是防止病患者在說話或打噴嚏時,口沫飛濺而影響他人。一般健康的人若然不是近距離面對患者,而患者的口沫亦沒有飛濺到對方的口中,光是吸入空氣中的病菌而生病的機會率,比起雙手接觸患者曾接觸過的物件,然後接觸口部而生病,前者生病的機會率較低。
  因此,最應該注意的是雙手。首要注意事項是不要用手觸摸面部,我記得小時候看日本節目《SMAP》,其中一位成員講述如何治理暗瘡,他說最好的方法不是洗面,而是不要用手觸摸面部。因手上的細菌會黏附在面上,容易引致發炎。結果他減少用手摸面後,暗瘡的確減少。可想而知,我們的手是多麼污糟。
  有數件事大家應該要做的,第一,盡量避免雙手接觸眼耳口鼻,因你不知道雙手曾經接觸過的東西是否清潔;第二,隨身攜帶消毒酒精或搓手液,若然逼不得已需要觸摸眼耳口鼻,可先消毒雙手,確保雙手沒有細菌感染。
  第三,入屋前先消毒雙手才接觸門柄,確保雙手和門把保持清潔。若然進入屋內才消毒,門鎖和鎖匙已充滿病毒。如廁後固然要洗手,最好的洗手方法是先用大量清水沖洗手指、手背和手指甲,再用消毒洗手液徹底清潔,然後用乾淨的紙巾抹乾,最後用該紙巾關水喉和開門,離開洗手間後棄掉紙巾,這樣雙手便可盡量避免受污染。
  我在社交網站看到很多方法,例如用打火機按動升降機,我則使用抽走筆芯的原子筆,按鍵後把筆蓋蓋好,這樣可代替手指接觸物件。我朋友更發明了進化版,用膠水樽上的海綿按鍵,而樽內則裝有酒精搓手液,每次按鍵同時能消毒,一舉兩得。在疫症期間,再次見證人類智慧增長。
本欄長刊於《星島日報》專欄版
森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