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見聞——抵制「洋節」與文化自信(一)
聖誕及新年剛過,迎來了新一個十年。筆者在六年前(2013年)的專欄,曾寫過諸如聖誕之類的西方節日,近年來在北上廣深等內地一線城市,尤其是年輕人群體中愈來愈盛行。
在內地,所謂的「洋節」,除了聖誕通常還指2月14日情人節、4月1日愚人節和10月31日萬聖節等。過去內地官方對於民間慶祝這些「洋節」向來既不鼓勵亦不反對,但最近一兩年每逢聖誕,似乎當局的取態,隨著政治大環境的「向左轉」而發生變化。不僅嚴禁中共黨員及幹部過「洋節」或參與有西方背景的宗教活動,愈來愈多的大學,甚至中學都開始號召學生抵制這些節日。
例如,筆者上網隨便搜索,即能找到某地方官方背景的傳媒發佈的一篇報道,呼籲學生不盲目仿效、不跟風、不媚外、不組織、不參與聖誕節的聚會與狂歡;不轉發與「洋節」有關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過節為名,在校園內懸掛與聖誕節相關的裝飾物品;不互贈與「洋節」有關的禮物。
不僅如此,筆者又發現某大學竟然公開將基督教比作「西方精神鴉片」,提醒師生不僅自己要恪守共產主義信仰,更要勸誡親友。黨員幹部或其家人一旦違規,更有可能被問責。
有意思的是,伴隨著這些抵制過「洋節」的忠告或勸戒,往往同時呼籲學生或老百姓要守護中華傳統節日(即清明、端午、中秋等)。這背後的邏輯似乎是,「洋節」與傳統節日水火不容,過聖誕就等同於崇洋媚外,弘揚民族文化才是有文化自信的表現。如果這個說法成立,是否也不該用西曆而用返農曆?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在內地,所謂的「洋節」,除了聖誕通常還指2月14日情人節、4月1日愚人節和10月31日萬聖節等。過去內地官方對於民間慶祝這些「洋節」向來既不鼓勵亦不反對,但最近一兩年每逢聖誕,似乎當局的取態,隨著政治大環境的「向左轉」而發生變化。不僅嚴禁中共黨員及幹部過「洋節」或參與有西方背景的宗教活動,愈來愈多的大學,甚至中學都開始號召學生抵制這些節日。
例如,筆者上網隨便搜索,即能找到某地方官方背景的傳媒發佈的一篇報道,呼籲學生不盲目仿效、不跟風、不媚外、不組織、不參與聖誕節的聚會與狂歡;不轉發與「洋節」有關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過節為名,在校園內懸掛與聖誕節相關的裝飾物品;不互贈與「洋節」有關的禮物。
不僅如此,筆者又發現某大學竟然公開將基督教比作「西方精神鴉片」,提醒師生不僅自己要恪守共產主義信仰,更要勸誡親友。黨員幹部或其家人一旦違規,更有可能被問責。
有意思的是,伴隨著這些抵制過「洋節」的忠告或勸戒,往往同時呼籲學生或老百姓要守護中華傳統節日(即清明、端午、中秋等)。這背後的邏輯似乎是,「洋節」與傳統節日水火不容,過聖誕就等同於崇洋媚外,弘揚民族文化才是有文化自信的表現。如果這個說法成立,是否也不該用西曆而用返農曆?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
李婉華舊愛食品王國越做越大 擁內地萬畝枸杞田極壯觀 身家逾億孝順仔曾認排尿困難
2025-07-14 10:00 HKT
港人評1港鐵站地區為全港最好住?列3大優勢 住屋質素/交通網絡 網民熱議1大缺點…
2025-07-13 12:00 HKT
DSE放榜2025|成績未達2222A點部署?專家:最少有6個出路選擇
2025-07-14 06:30 HKT
深圳羅湖/蓮塘口岸全新免費接駁巴士!一出關即搭全日多班 直達KK TIME/天河城/萬象城 限定兩個月
2025-07-13 17:2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