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遊注意!水塘頻意外,閒人勿闖禍

近日有電視台報導沙田城門水塘乾涸龜裂的情況,相信有好多市民趁假期也去參觀這個地方,市民在好奇心驅使下拖男帶女扶老攜幼,無懼危險一睹水塘龜裂的風貌。

筆者是經常走訪全港各山頭的「行山愛好者」,四年前已得悉渠務署一個龐大的工程運用隧道大型挖土機,開拓一條全新的輸水隧道,由於工程進行期間,沙田下城門水塘便不能再容納太多存水量,導致部分水塘底,出現乾涸龜裂的情況。

背景故事,這個名為:「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透過建造一條長約2.8公里、直徑3米、連接九龍副水塘至下城門水塘的輸水隧道,把九龍水塘群接收的地面徑流轉運至下城門水塘,為九龍副水塘提供可用的蓄洪空間,以接收更多由集水區流入的地面徑流,從而達致提升西九龍地區的防洪水平及保護水資源的雙重目標。此計劃已在2019年2月開展工程,並預計於2022年第四季完工。

其實市民不應到這個地方參觀,水塘附近已經展示多幅警告字句的橫額,因為沒有一條路可以行到水塘的底部,不少市民懵然不知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到水塘底部打卡。由於很多市民是穿着普通的波鞋,水塘位置有很多沙石,一時不慎就會跌下過百尺的水塘底部,筆者到達水壩位置期間,剛巧目睹飛行服務隊的直升機到達現場搶救一位失足跌落水塘的人士,可惜這位市民因意外不幸喪命於水塘底部,而第二天也有一位人士在30多呎高處跌下受傷。

世事難料,變幻無常,唯有早作準備,在關鍵時刻才能安然面對,在香港,每月總就醫次數約有2,129,100宗,而每次向私家醫生求診的診金中位數為260港元。大家有冇諗過,購買一份合適的人身意外保險,萬一真係遇上意外事故,意外保險可以為你和你的受供養人提供保障,助你紓緩不幸遭遇意外時可能面對的經濟壓力。

意外保險的保障範圍一般包括:意外死亡、喪失肢體、永久傷殘。暫時傷殘期間的每周津貼(受保單訂明的期間所限),療傷的醫藥費用。許多保單都有賠償表,當中列明每種意外引致身體受傷的相應賠償。視乎傷殘程度而定,賠償表按須支付的一次性賠償設定適用的百分比範圍,而有些保單則根據受傷或損失類型(例如喪失肢體或失明)釐定賠償。意外保險可作為獨立的保單或壽險保單的附加保障銷售。

如果你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你可考慮購買意外保險,即使你萬一不幸身故,亦可紓緩家人的經濟憂慮。此外,如果你是打工一族,你的僱主可能購買了僱員補償保險。該保險亦可消除工作場所發生意外對員工帶來的經濟壓力。

受保意外一般包括:交通意外、被殺、高處墜下、重型設備意外、遇溺等等。與所有類別的保險一樣,意外保險亦有一些不保項目,你應在購買保單前仔細檢查各種受保和不受保的意外。

以下為部分不受保的項目:因病死亡、自殺、戰事造成的損傷、自然原因(即百年歸老)、受任何非處方藥物或酒精影響而引致死亡、使用過量有毒或有害物質、參與危險活動,例如職業體育運動。

讀者在購買意外保險之前,請注意:相對其他類型的保單,意外保險索償需要較長時間處理,例如可能需要經驗屍來確定死因,及/或在保險公司批准索償前,對意外進行正式調查。如果在特定期間沒有支付賠償,有些保單會提供無索償獎勵。無索償獎勵有不同的形式,例如提高賠償額、退還一定百分比的保費,或者提供續保保費的折扣等。

囑咐各位讀者,在考慮購買意外保險計劃前,也要多作比較,筆者經常提醒讀者「貨比三家、精明消費」,讀者遇到有任何有關保險問題,歡迎隨時電郵筆者詢問。

( 免責聲明: 以上所提供之所有資料僅供一般參考用途,部分資料轉載自投委會及AXA網上資料,以上資料不應視為專業及/或法律意見。任何人士在需要時應自行尋求適當人士包括律師及/或專業人士之意見與指導 )

首創保險 爆料平台 電郵即覆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