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風至 - 烽翼密謀轉型值得留神 | 鮮股落鑊

股市忽高忽低,仍未見走出明確方向,在美國減息預期升溫下,一批科指龍頭亦只是回升到此前的橫行區水平,更大問題是美股AI龍頭輝達(NVDA)未能扭轉下跌勢頭,不得不提防一下。

  在這環境下,一些細價股反而勝在「細細粒容易食」,可望脫離大市負面情緒自行炒起,剛改新名的烽翼集團(8245,前稱「善裕集團」)有幾個新投資者入局,似是密謀為轉型做準備。

  烽翼近年兩度配股,先是在2024年4月以3.4仙配售1.72億股,相當於5股合1股後約3447萬股、合股後作價約0.17元,集資586萬元;2025年8月份再以0.12元配售4136萬股,集資496.3萬元。兩次集資涉及金額僅約千萬元,但兩批新投資者已合持公司近7583萬股,合持公司近30.55%股權。

  投資者當中,滬光國際(770)已晉身為烽翼最大單一股東,先於7月以每股0.23元掃入1060萬股,隨後在8月再以每股0.164元增持同等數量股份,合共持有2120萬股,平均入股成本約0.197元,反映其入場價並不算低,對後市走勢可謂信心十足。

  至於另一組值得關注的入局者——Lau Lai Yee及Kokusai Resources Company Limited(下稱Kokusai)則於8月初同步現身股東名冊,入股時間與滬光國際第二輪增持時間相若,但其入場價更達0.33元。Kokusai是有往績可尋,其在2024年1月份入股華康生物(8622),成本價約0.0491元,其後華康生物在今年10月份一度炒上0.75元,即使以昨日急跌後的收市價約0.36元計,仍累升6倍有餘。

  烽翼前身善裕集團是雙向無線對講機、嬰兒監視器等產品製造商,擁有一定程度的研發及製造能力,參考Kokusai及滬光國際的進場成本,潛在爆發力不低,且利好消息尚未出爐,新主進場後未來轉型路向會是引發炒作最大關鍵,值得留神。

聞風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