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商基 - 港醫療機構以人工智能驅動醫療創新 | 商貿先鋒

在全球醫療創新浪潮下,應用人工智能(AI)為大勢所趨。我跟IHH醫療(北亞洲)區域首席執行官、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談及醫健產業趨勢,他認為AI將成醫療服務升級關鍵,有助香港與國際醫療創科接軌。
AI技術日漸成熟,積極變革的港怡醫院近月更創立人工智能實驗室,與本地初創企業及大學合作研究AI於醫療科技的應用,實現「無縫醫療」。曾醫生指:「人工智能實驗室是醫院的創新策略,推動診斷、治療和預防服務進步,為市民帶來嶄新醫療體驗。市民只需安在家中接受診症,可透過智能監測設備向醫療團隊提供個人健康數據,有助及早介入治療和管理慢性疾病。」
擁有全球龐大醫療網絡與資源的IHH醫療集團,透過旗下成員港怡醫院,在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貿發局主辦的「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GH),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培育的全境智能有限公司(PanopticAI)及SmartCare,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夥伴的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向業界展示醫院推動AI醫療的最新成果。其中與PanopticAI及SmartCare合作開發的AI驅動病人護理方案,將率先應用於今年底啟用的港怡日間醫療中心,由上游(檢測)、中游(診療)到下游(護理)全面覆蓋病人需要。
曾醫生認為,這跨地域協同效應讓集團累積大量跨地區及種族的醫療數據,為發展更成熟的AI醫療科技提供堅實基礎。
曾醫生表示:「香港貿發局和ASGH為我們大力促進國際洽商,度身訂造及安排多場投資項目對接環節。」港怡醫院透過ASGH,獲5至6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公司主動聯繫,亦已接觸超過20間企業,並正與其中兩間洽談潛在合作。他們去年透過ASGH認識澳洲一間專注放射診斷治療的AI公司,結合AI預讀掃描影像,以助提升診斷準確度、安全性及治療效率。
曾醫生樂見本地醫療科技「出海」,同時引進全球先進技術,為香港醫療創新注入新動力。他指:「香港作為東西科技交匯樞紐,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形成獨特生態圈,有助促成港怡醫院與創新科技公司及大學合作,將技術導入臨床研究、試驗,形成閉環式創新鏈。」
尹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