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康 - 寶寶味 女人味 老人味 | 神耆商機

  早前在退休人士聚會上,談及一則改編Twins歌單的帖子引發全場哄堂大笑,包括《老人味》取代《女人味》;《風濕與風》調侃《風箏與風》;《下一站天堂》戲謔《下一站天后》等。這場唱到80歲的音樂「惡搞」,意外打開了體味的話題。

  席上一位銀髮美女分享:「體味人人皆有。『老人味』,好趕客。『BB味』,人人愛。我『新抱』話齋:『幫自己的寶寶抹屎,都是香的!』」其實,有醫學研究證實,新生兒帶着乳香降臨人世,而銀髮族卻因皮膚上的抗氧化物質變少,而帶着「2-壬烯醛」。40歲後,皮膚分泌的這種化合物便會與汗水交融,釀成猶如舊書與乳酪交織的特殊氣息。這股味道最常蟄伏於腋下與足底;若遇上泌尿問題,更有可能混入一絲揮之不去的氨水味,即尿味。

  她又指出:「『老人味』不限於我們長者。中年人噴香水,美其名增加自己男(女)人味;銀髮族研究香薰,看似是生活品味行為,但實質用途是為遮蓋這股體味,以免被歧視。」另一位退休老師分析:「自己覺得無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即便是壯室之年,消化不良也容易引致口臭,但嗅覺退化令長者難以察覺異味的來源。」陳年的蛀牙;節儉養成的汗濕衣衫;甚至是未加掩飾的生理排氣,無形中均成為年輕人對長輩掩鼻而過的理由。

  聚會中最時髦的老闆娘邊滑手機邊說:「但真正令年輕人敬而遠之,或許不是體味,而是心態。老氣橫秋、固執己見的『廢老』,我自己見到都怕啦!」當「我食鹽多過你食米」,遇上「我在追《鬼滅之刃》最新集」,前者再濃烈的古龍水也掩不住陳腐之氣,而後者即使帶着淡淡藥膏味,依然能贏得會心一笑。畢竟在這個時代,願意自我更新的人,去到哪處都受歡迎。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