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風至 - 中化化肥高管密吸有啟示 | 鮮股落鑊

港股回氣一日後再上,恒指昨日大漲532點,收報23640點,以全日高位報收,全日成交金額微增至2228.4億元。中化化肥(297)剛公布的首季業績表現平平無奇,卻獲首席執行官王鐵林三度出手增持,買入價分別為1.16、1.15、1.153元,合計涉資57.69萬元,注碼雖少,卻是提振股價的重大利好訊號。

  王鐵林三次出手分別是在5月8日、5月9日及5月12日,此前則是全球最大鉀肥生產企業PotashCorp在3月27日減持至不足5%股權,未來減持將不需要再作披露,王鐵林今次出手可以視為趁低吸納。

  此前在4月底,中化化肥公布其首季業績表現,期內純利按年升近4%,至5.19億元(人民幣,下同);營業額約為71.67億元,按年升7.95%。

  即使以2024年業績表現計,中化化肥現價亦屬偏低水平,歷史市盈率約7.6倍、股息回報率4.68厘,基本面提供了足夠的安全網作撈底博反彈。

估值偏低可博反彈

  走勢上,中化化肥近期在1.11元展現強勁支持力,即使中美貿易戰2.0爆發亦未見跌穿,上方阻力位則落在1.31元水平,目前該股的最大沽家PotashCorp持股量已降至4.64%或3.26億股,貨源落入其他好友手中之後,股價勢將進入易升難跌的趨勢,足證王鐵林的入市是看準時機,並非無的放矢。

  近年盈利表現來看,中化化肥在2023年財年純利大跌近45%,2024年財年純利反彈63.73%,至11.29億元,相當於2022年高位的90%水平。

  集團在2024年業績中亦未再提及「出海」計劃,或反映其出海大計出現一定阻力,在2024年海外收入按年僅升4%可見一二。並在2024年9月則公布「生物+」策略,同時發布首批三大技術品牌「煥豐」、「優翠露」、「威力藻」,由此可見其大方向已從「出海」改為「提質」,以及目標打造其高端品牌形象。

  相比傳統化肥,生物肥料能減少碳排放,以及提高養分利用率、促進土壤健康、增強作物抗逆性等優勢。中化化肥的基本盤相當穩定,接下來其三大「生物+」品牌或成為新增長亮點,值得留神。

聞風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