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飄忽不定,捕捉到市況走勢,順勢而行,當然可喜可賀,但若然歸錯邊,分分鐘要「賣樓」填氹,奉勸大家要量力而為,而即使幾好的朋友,凡有沉迷股海者,都要小心。幾年前我就做好心幫朋友渡難關,欲以「公司名義」接貨購入一個物業,結果換來一肚氣。
事緣一個認識幾十年的同學,因為畢業後大家都是投身地產代理行業,所以多年來一直都有聯絡和聚會,交情要好。某日,這位好同學找我借錢,因為他炒股票失利,需要幾十萬元資金馬上補倉,否則,會面臨破產。眼見好友遇上困難,當然想盡辦法協助,但熟還熟,短時間要借貸幾十萬元,怎也要有些抵押品,後來朋友就主動提出,不如就出讓其手頭物業代替做抵押借貸,而該物業是以「公司名義」持有的,因為幾十年老友兼同學,二話不說我就在簽妥<<承公司>>的臨時買賣合約後,跳過「查契」、「查數」等步驟,就將80萬元首期,不需把訂金託管在律師樓而直接放行給予他,以幫助朋友渡過燃眉之急。
俗語有話「過咗海就神仙」,誰知道,承公司的臨時買賣合約簽署後,多次催促朋友交出公司的已核數財務資料及樓契以便律師樓審核,他都推搪,到接近要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更不接聽我電話,並採取「賴皮」政策,連協助他處理樓契的律師樓,也被他「炒掉」,但,我秘書找他,他都會簡短地回覆。
秘書小姐竟然成為這宗樓宇交易的唯一溝通橋樑,問朋友究竟想點? 他總是支吾以對,到等無可等之時,他終於露出狐狸尾巴來,道明「逃避」原因。原來他覺得危機已過,絕不能用當初所訂定的價錢出售單位,因為樓價正在急速上漲,而在等待交易的途中,我方律師進行盡職審查,在不同渠道及文件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知悉他持有這單位的公司涉及兩筆債務官司,而〝好友〞辯稱,其中一筆債項已歸還對方,只是未及在文件中註銷,但另一筆債項他也未能給予我合理解釋,我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交易,因為變相我買物業之時,同步連帶購入其公司的債務,而他又堅持不交帳目出來給我審核,僵持了一輪後,雖然他口口聲聲給我兩條生路選擇,但實際上都是一條又一條不平等的「死路」。他明言,80萬元就沒可能歸還給我,一是我撻訂,不完成是次交易,由他充公我的80萬元臨時訂金,二是加樓價以完成物業交易。
經過一論討價還價,最終我願意追加50萬元樓價,拒絕接收他公司或債務的方式,以單純購買物業的方法購入這個物業(交易的厘印稅達15%)的物業,事件才得以圓滿解決,但過程中,卻換來一肚氣兼驚心動魄,亦損失了一個深交〝摰友〞。俗話有云,講錢失感情,所以奉勸大家借錢給炒股的朋友,要小心謹慎,同時以公司名義購置物業時,也要小心查核持有單位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免招致損失。
田生地產行政總裁黃芳人
202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