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國際油價急升 看好中石化海油 波動市石油股防守力強 -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國際油價近期在地緣政治壓力及國際需求緊張下持續上升,市場擔心俄羅斯或入侵烏克蘭,令原油供應進一步緊張,紐約期油及布蘭特期油隔晚都齊1升逾2%,再創約7年新高。油價高企對石油股有利,加上三桶油估值偏低,股息率高,在波動市下具不俗防守性,中石化(386)及中海油(883)都可留意。不過三桶油昨日借局勢降溫及亞洲時段油價回軟而回吐,但中線仍值得看好。

阿聯酋石油部長表示,油價近期上升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供求失衡問題引發,而是地緣衝突爭端引起,強調石油出口國組織與盟友(OPEC+)同意3月收縮減產規模,有助紓緩油價升勢。不過,投資者懷疑OPEC+增產決心,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佈蘭特期油有望衝破100美元,甚至站上125美元一桶的水平。
中石化料利潤增750億

中石化在三桶油中息率最高,現價股息率高達11厘,而且預測市盈率僅約5.5倍,估值吸引。而且,集團不久前發佈盈喜,按中國會計準則,預計2021年度實現股東淨利潤增加340至400億,增幅介乎103%至12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預計淨利潤增加600至750億。

集團表示,去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增長,國內經濟穩步恢復,石油石化產品需求回暖,公司抓住市場有利時機,深入開展全產業鏈優化,努力拓市擴銷,強化成本費用管控,淨利潤創近十年同期最好水平。此外,集團亦公佈去年經營數據,天然氣產量達1.19萬億立方英尺,按年增長11.85%;油氣當量產量4.79億桶油當量,按年增加4.5%。

中石化在增加油氣儲量上亦有重大進展,於塔里木盆地新發現億噸級油氣區,據初步測算,該地區將增加資源量凝析油8800萬噸,天然氣2900億立方米,料對進一步提升能源供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摩根表示,按中石化盈喜推算,去年第四季純利達到69億至130億元人民幣,符合與該行預測的約128億元人民幣。摩通預期,中石化將維持派息比率於65%,年化收益率為12%至14%,對中石化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5.2港元。
中海油料近三年產量穩增
  高盛把中石化將2021財年核心EBITDA預測下調6%,以反映去年第四季油價低於預期及天然氣進口損失高於預期,目標價由4.9港元降至4.6港元,評級「中性」。

中海油(883)亦是投資佳選,集團上月表明會增加派息,及派發特別股息,及計劃進行股票回購。管理層表示,目前估值被低估,增加派息及回購是要重振股價。撇開今次大派高息,中海油估值及息率其實一向不差,預測市盈率低至4.94倍,息率達8.56厘,是估值低而派息高一族。全球經濟在疫情中逐步復甦,油價回升,中海油2021年度中期盈利已大為改善,盈利大升2.2倍至333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0.75元,派每股中期息0.3港元,按年升五成,而期內油氣銷售收入為1006億元,按年升51.7%,可見國際油價回升已推動中海油業績改善。至於上年度第三季,收入增長仍理想,收入合計1636億元,按年增56%,而單計第三季收入為596億元,按年升64%。

集團早前公佈未來營運目標,2022年公司的淨產量目標為6至6.1億桶油當量,2023年和2024年,公司的淨產量預計將分別達6.4至6.5億桶油當量和6.8至6.9億桶油當量,反映集團預計未來3年產量會保持相當平穩的增長。中海油2020年邊際利潤率由以往的23%以上降至16%,正是受油價下跌影響,在目前油價回揚勢頭下,2022年度利潤率料會大幅改善,有望重回以往水平。集團總債項對股東權益一直維持在35%以下健康水平。

中海油正推展回歸A股上市工作,集團表示目前進展順利。早前中移動(941)回上海主板掛牌順利完成,刺激股價向上,中海油都可以有此憧憬。

大行亦看好中海油,高盛發表研究報告,疫情下全球庫存低企,將今明兩年佈蘭特期油價格預測,由原先每桶81及85美元,上調至每桶分別96及105美元,給予中海油「買入」評級。

中石化上試250天線
公司動向:集團所屬燕山石化通過全球首個「綠氫」標準認證,成內地首家獲清潔氫認證企業。
最近業績:上月底發盈喜,按中國會計準則,料2021年度實現股東淨利潤增加340至400億元,增幅介乎103%至122%。
股價走勢:昨日顯著回吐,跌穿10天及20天平均線,下一關的250天線3.93港元為關鍵,但料仍守其上,但若再跌穿,或要下試100天線的3.85港元水平。

中海油料整固後再上
公司動向:集團位於圭亞那Stabroek區塊的Liza二期提前安全投產。該項目預計於年內達到高峰產量每天22萬桶。
最近業績:截至上年9月底止第三季,營業收入合計1636.6億元,按年增56.3%。
股價走勢:昨日雖然回吐,但股價自去年12月起走勢堅挺,現價已升穿100天及250天平均線,後市仍可借助油價升勢再上。14天RSI回軟至63水平,料整固後仍可再上。

融創中國可炒波幅
  受金融股及科網股跌勢拖累,港股昨日向下。烏克蘭局勢緊張,德總理將往俄國斡旋,美股杜指隔晚跌0.5%,納指微跌,美國佬用把口打仗,其實周三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機會甚微,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2.04厘。人行進行3000億人幣MLF,上證綜指收報3446點,升17點。恒指昨日早段曾升13點高見24570點,其後回落一度低見24219點曾跌336點,最終收報24355點,跌200點;國指收報8528點,跌90點;恒生科技指數收報5490點,跌11點,大市成交1141億元,沽壓不大。收市後,俄羅斯國防部宣佈,部份派駐接壤烏克蘭邊境的軍隊完成演習後將返回基地。美股杜指期貨升1%,納指期貨升1.6%。油價下跌,布蘭特期油跌2.3%至94美元。

美團(3690)跌2.5%,快手(1024)升0.9%,泡泡瑪特(9992)連續3日反彈,再升4%,公司回購涉資1375萬元,大摩予目標價63元。

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今年會加息6次,相當於2022年每次議息會議後都加息一次。富達預計縮表將比上一個周期更早開始大約在一次或兩次加息之後,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縮減速度預計均可能達到每月最高900-1000億美元,相當於上一個周期最高值的兩倍。預測美聯儲今年將加息3-4次,。中資金融股受壓,建行(939)、招行(3968)、交行(3328)、農行(1288)、工行(1398)及中行(3988)各跌2%,郵儲行(1658)跌4.5%。

藥明系彈高,醫藥股逆市升,藥明生物(2269)升10.1%,藥明康德(2359)漲12%,中信建投認為新冠口服藥物商業化潛力巨大,利好小份子CDMO龍頭。 信達生物(1801)升16%,里昂指美國FDA以14票贊成對1票反對下,通過要求信達生物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新藥進行額外臨牀試驗,意味着不太可能於3月討論「處方藥使用者付費法」前獲得上市批准,符合市場預期。信達生物管理層對公司全球化目標不變。該行將其2021至2023財年的收入預測分別下調2.9%、2.3%及2.7%,料期內淨虧損預測分別擴大6.3%、11.5%及49.1%,目標價由90.1元削至47元,維持「買入」評級。 

內房股連跌兩日,但其實相當好炒,融創中國(1918)在1月中以10元配股集資44.84億元,短期不會再配股,內地樓市隨時有放鬆消息,9至11元炒上落最好。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