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中資券商股擇優吸

  另外,中經會首度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亦帶挈中資券商股上揚。興業證券指,全面實行註冊制後,資金能更好在市場中進行有效配置,並將可進一步向優質企業傾斜。麥嘉嘉認為,由於相關資本市場改革較針對投行業務,預期將利好業內龍頭中金(3908)及中信證券(6030),因兩者市佔較高並具一定投行及新股發行業務。
  中經會閉幕後,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對會議作出解讀,表示國家內需潛力大是優勢所在,要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整體上,國統局近日表示,今年首三季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80%,並指中國的內需仍具非常巨大的潛力。對於內需板塊展望,富瑞預期,與「共同富裕」的相關政策將於明年公佈,包括消費稅、房產稅及土地稅等,並料大部份上市消費類公司將上調價格,惟未必能夠完全抵銷成本上升;至於行業首選股主要集中在低價產品,以出口及國際性業務個股,包括蒙牛(2319)、伊利、申洲(2313)、海爾生物、新秀麗(1910)及歐舒丹(973)。
  板塊中,黃子燊則較看好新能源車股龍頭比亞迪(1211),因國家推進新能源政策將利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而公司於2022年預計新車交付量將會達到150萬輛,加上明年上半年將發佈高端品牌,估算在推進高端化佈局下,其業務表現可進一步向好。

淨息差有望擴闊 國際銀行股看俏
  全球加息浪潮已至,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暗示明年或加息三次,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亦意外宣佈加息,國際銀行股獲支持造好。諸如滙豐控股(005)、渣打集團(2888)等可留意跟進。
大摩料滙控股價上揚
  英倫銀行上周四(12月16日)公佈決定加息0.15厘,將指標利率由0.1厘上調至0.25厘,超乎市場預期。該行行長表示,加息受持久的通脹壓力等影響。加之美聯儲加息似乎近在咫尺,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指,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及新加坡銀行同業拆息(SIBOR)跟隨滯後六個月,或利好明年第四季相關銀行的淨息差表現。
  其中,大摩料滙控將較其他亞洲銀行更有利,正面利率消息會驅動其股價上揚。滙控股價於上周五升2.77%,收報46.4元,見10日高。大摩表示,滙控股價料會在15日內跑贏大市,故對其評級為「與大市同步」,目標價為50.4元。
  除滙控外,大摩亦認為渣打集團對息差敏感。該行指,渣打較易受到HIBOR及SIBOR早期變動的影響,2022及2023財年的每股盈利預測有潛在上升空間,故予其「與大市同步」評級。渣打股價亦於上周五升2.28%,收報44.9元。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內地推進新能源政策,將利好電動車股比亞迪。
■內地推進新能源政策,將利好電動車股比亞迪。
■中經會提出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利好中信證券。
■中經會提出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利好中信證券。
■大摩預測,滙控股價會在15日內跑贏大市。
■大摩預測,滙控股價會在15日內跑贏大市。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