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公啟事錄——奢侈品迎大反彈

  疫情積壓驚人的購物欲及消費力,在今年上半年歐洲奢侈品的品牌需求上出現報復式反彈,銷售額甚至突破2019年同期數字。筆者每每經過時代廣場、海港城等商場,均可見奢侈品的品牌門外「大打蛇餅」,足見港人已經走出疫情陰霾。
  事實上,去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奢侈品行業曾一度遭遇重挫,由於各國政府實施嚴格的社交距離防疫措施,國際旅遊幾乎停滯、門市被迫關閉,導致2020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下降23%至2170億歐羅,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跌幅,亦是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當中中國市場疫情較早受控,全年銷售額竟實現48%的高增長,表現一枝獨秀,帶動亞洲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排名第一的地區,取代歐洲及美洲。
  說來奇怪,即使在疫情之下,各大奢侈品品牌仍然不改加價機制,Gucci、Chanel、Dior及Cartier等品牌自疫情以來已經至少加價3次,但消費者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減退,相反,由於疫情期間工廠停工導致部份經典奢侈品手袋短缺,竟出現供不應求、排隊「搶購」的現象。
  臨近年底,市場即將接連迎來雙十一、感恩節、黑色星期五及聖誕節等傳統消費節慶。近期,意大利知名奢侈品牌Prada就在中國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奢侈品市場大搞「噱頭」街市,為秋冬新品做宣傳,吸引大量博主及年輕人前往「打卡」,場面熱鬧,疫情期間時裝走秀被取消或推遲,甚至改為虛擬形式的景象已不復在,奢侈品市場將迎來報復式反彈。
靄華押業主席
陳啟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