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公啟事錄——重振旅遊業舉步為艱
疫情重創本地旅遊業,港府上周宣佈與新加坡建立雙邊「旅遊氣泡」協議,以恢復旅客往來,有望於聖誕節前實行。根據協議,星港兩地旅客往來目的將不設限,亦毋須接受強制檢疫,但需要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並呈陰性結果。不過一直逼不及待想要出遊的港人,似乎對消息並不雀躍。
首先,率先試行的新加坡並非熱門旅遊地點。數字顯示,2019年往返兩地的旅客人次分別只有約40萬,平均逗留時間為三天,可見新加坡吸引力不大,加上需要承擔檢測費等額外開支,以及感染病毒風險,預期星港旅遊氣泡對旅遊業幫助有限。
其次,「旅遊氣泡」能否實行很大程度視乎疫情控制情況。現時港府正與全球另外10個國家或地區,商討有限度互相開放旅遊,包括德國、法國、日本、韓國、泰國及澳洲等,這些國家的吸引力無疑較新加坡為高,然而疫苗一日未面世,疫情仍有可能繼續擴散,外國亦曾實施「旅遊氣泡」概念,包括東歐波羅的海三國、澳洲、紐西蘭及歐盟等地,最終均因為疫情反覆而被迅速叫停。
旅遊業作為本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對經濟影響深遠,連帶備受打擊的航空、零售及酒店等企業面臨倒閉邊緣,極需要開放旅遊救亡。然而疫情反覆,重振旅遊業舉步為艱,如何在復甦及防疫中取得平衡,相信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功課。
靄華押業主席
陳啟豪
首先,率先試行的新加坡並非熱門旅遊地點。數字顯示,2019年往返兩地的旅客人次分別只有約40萬,平均逗留時間為三天,可見新加坡吸引力不大,加上需要承擔檢測費等額外開支,以及感染病毒風險,預期星港旅遊氣泡對旅遊業幫助有限。
其次,「旅遊氣泡」能否實行很大程度視乎疫情控制情況。現時港府正與全球另外10個國家或地區,商討有限度互相開放旅遊,包括德國、法國、日本、韓國、泰國及澳洲等,這些國家的吸引力無疑較新加坡為高,然而疫苗一日未面世,疫情仍有可能繼續擴散,外國亦曾實施「旅遊氣泡」概念,包括東歐波羅的海三國、澳洲、紐西蘭及歐盟等地,最終均因為疫情反覆而被迅速叫停。
旅遊業作為本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對經濟影響深遠,連帶備受打擊的航空、零售及酒店等企業面臨倒閉邊緣,極需要開放旅遊救亡。然而疫情反覆,重振旅遊業舉步為艱,如何在復甦及防疫中取得平衡,相信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功課。
靄華押業主席
陳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