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耆商機——美國人均壽命縮短
好多人都以為,因為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會愈來愈長,但事實可能並不如此理想。
舉一個例子:美國預期壽命本來幾乎每年都有幾個月的增長,但從2014年到2017年,數字呈下降趨勢。
雖然,本年初數字出現四年來首次增長,但增幅卻很小,僅一個月。現在面對400多萬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預期情況會雪上加霜。
有分析指,美國人短命因為濫藥和肥胖,2017年平均每天有130名美國人死於過量服用成癮藥物;肥胖也引致併發症例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中風和腎病等,增加了死亡風險。
反觀香港,人均壽命雖然一直保持上升趨勢,從1980年的75歲,至近年的85歲,如今已經是世界最長壽地區。
但是,筆者認為,這一代的老人特別長壽,可能因為不少人在社會動盪時期出生,從內地走難到香港,「戰後嬰兒潮」的人,經過艱難的求生困境,磨練了體質。但新一代生活舒適,好食好住,「三高一低」,能夠繼續再創新高,「長命百二歲」實在成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類預期壽命增長有放緩的跡象。有專家指,預期壽命經歷了多年增長後,已經達到了極限。按照放緩前的速度來計算,大概每四年預期壽命就會增加一年,但是現在則需要十二年以上。
不久之後,人均壽命會不會「見頂回落」?這個大趨勢尤其值得關注。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舉一個例子:美國預期壽命本來幾乎每年都有幾個月的增長,但從2014年到2017年,數字呈下降趨勢。
雖然,本年初數字出現四年來首次增長,但增幅卻很小,僅一個月。現在面對400多萬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預期情況會雪上加霜。
有分析指,美國人短命因為濫藥和肥胖,2017年平均每天有130名美國人死於過量服用成癮藥物;肥胖也引致併發症例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中風和腎病等,增加了死亡風險。
反觀香港,人均壽命雖然一直保持上升趨勢,從1980年的75歲,至近年的85歲,如今已經是世界最長壽地區。
但是,筆者認為,這一代的老人特別長壽,可能因為不少人在社會動盪時期出生,從內地走難到香港,「戰後嬰兒潮」的人,經過艱難的求生困境,磨練了體質。但新一代生活舒適,好食好住,「三高一低」,能夠繼續再創新高,「長命百二歲」實在成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類預期壽命增長有放緩的跡象。有專家指,預期壽命經歷了多年增長後,已經達到了極限。按照放緩前的速度來計算,大概每四年預期壽命就會增加一年,但是現在則需要十二年以上。
不久之後,人均壽命會不會「見頂回落」?這個大趨勢尤其值得關注。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最Hit
TVB新晉男星家底強勁 尖沙咀打鬥事件揭為火鍋店老闆 港島擁多個海鮮檔為母放棄移民
2025-07-06 14:00 HKT
夏天洗澡做錯6件事 超傷心臟易猝死 醫生教必學2招保命
2025-07-06 11:22 HKT
奇案解密︱ 20歲最美女毒販拒「出賣」男友換免死 遺願槍決前摘除避孕環
2025-07-06 07:30 HKT
周潤發夫婦現身新加坡著名肉骨茶開餐 一眾保鑣極顯眼 發哥意外激瘦面容一狀況惹擔憂
2025-07-06 13: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