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本地電訊•公用•REITs股防震 股災求生策略

全球股災!新冠肺炎疫情急速擴散,加上沙特與俄羅斯爆發油戰,震散全球股市,港股技術上已「見熊」,現市況應戒急用忍,忌貿然入市撈貨。為免經濟陷入衰退,各國央行「大合唱」放水減息,美國息率料降至近零,股息率有3、4厘以上的收息股變得吸引,當中收入穩定的本地公用和電訊股為首選,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則只宜向民生相關埋手。
記者 袁國守、梁宇碩
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至今擴散至全球,歐美確診個案急增,全球確診個案超過13萬宗,死亡人數迫近5000。世界衞生組織(WHO)上周四(3月12日)宣佈新冠肺炎疫情屬全球大流行,拖累全球股市暴瀉,美股和港股皆跌至52周低位。
  港股上周五低見22519點,相比2019年4月高位30280點,回落26%,技術上步入熊市。美國更史上首次一周內兩度跌至熔斷停市,拖累恒指上周五低開1789點,創2017年1月9日以來最低,幸最終僅跌276點完場,收報24032點,成交金額急增至2024億元,反映沽壓甚重。全周計,恒指瀉2113點,跌幅達8%。
  同時,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掀起石油價格戰,上周初油價曾單日急瀉逾30%, 經歷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不難預見大市短期將十分波動,現市不應輕言撈底。
  有分析甚至認為,一旦油戰未能解決,金融業亦會受拖累,原因是能源公司是高收益債券市場的的最大發行行業,一旦油價再急插,能源企業可能「出事」,信貸市場將面臨衝擊,銀行及金融機構難免受影響。股市油市震盪之外,債市也極波動,恐慌情緒飆升下,資金流入債市避險,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周一度低見0.31厘,創歷史新低。
  因此,全球央行放水減息救經濟,美國聯儲局日前突然減息半厘後,英倫銀行上周亦減息半厘至0.25厘。上周五(3月13日)輪到人行出招,宣佈今天(3月16日)定向降準,對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達到考核標準的內地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並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共5500億元人民幣,以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
  市場預料,聯儲局本周三議息後會再宣佈大幅減息,幅度介乎0.75甚至1厘,意味聯邦基金利率有機會降至0至0.25厘。利率期貨顯示,聯儲局今個星期減息1厘的機會率超過90%。
組合加入收息股減損傷
  換言之,低息甚至零息環境將降臨,加上環球股市風高浪急,個人投資組合不妨加入收息股以減輕損傷。除了傳統本地公用股和REITs之外,中資公用股和中港電訊股也值得留意,因為個別股份不但股價走勢穩定,且股息率達5至6厘以上,例如香港電訊(6823)年初至今仍逆市升逾3%,股息率達6.2厘,防守力強。
  如純粹用來收息,勤豐證券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連敬涵認為,本地公用股較可取,原因是內地公用股如公路股原本收入穩定,但受經濟下滑影響,拖累股價向下,股息升至5至6厘以上;相反,本地公用股例如「兩燈一煤」,股價和收入都較穩定。他順帶一提,儘管滙控(005)股息率逾8厘,除非是長線持有,若只打算收一至兩次息,則未必適合買入,因為股價可能繼續跌下去,最終「賺息蝕價」。
  連敬涵強調,揀收息股beta一定要低,即與大市相關度不高,波幅應低於2%至3%。本地公用股中,他認為電訊股如香港電訊以至電訊盈科(008)亦可吼,因電訊相關服務收入穩定。
  綜觀各類收息板塊,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馮宏遠亦認為,本港公用股如中電(002)和煤氣(003)會是首選,原因是美國準備踏入零息環境,過往只有兩厘多的本地公用股不太吸引,但現在變得合理,而且相比其他收息股如中資公路股和REITs,盈利最穩定。
  馮宏遠指,隨美國減息,美債價格升,已有部份資金追入本地公用股,因公用股有點類似永續債券。他認為,收息股中,本地電訊股香港電訊和香港寬頻(1310)可視為次選,雖非純公用股,但其中香港電訊會把收得的現金流派息,且減息有利這類過往債重的公司,預料估值重估的過程可維持一至兩年以上,所以不用急於追入,可等一等才買。
  至於REITs,連敬涵指,不太適合長期持有用作收息,因為REITs旗下商場和寫子樓受到經濟影響,日後派息有機會減。馮宏遠亦認為,REITs吸引力遜於本港電訊股,原因是擔心個別收不到租,並有機會減派息,揀業務較貼近民生的領展(823)相對穩陣。
內地公用股不宜沾手
  宏匯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表示,疫情影響商業大廈的用電量,如酒店的用電驟降,因此對電力股有點戒心;相反,疫情對同為公用股的煤氣影響較小,因為用戶以住宅為主,而且多了人宅在家中煮食,可睇高一線。
  此外,林嘉麒表示,大多電訊客戶簽了一至兩年服務合約,電訊公司收入穩定,惟要留心,電訊商目前要增加5G建設投放,加上蘋果公司延遲推出5G手機,故本地電訊股短期可造好,但中長線要小心。
  至於內地公用股,包括公路和電訊股,馮宏遠認為不值得沾手,因公路股可說「兩面不是人」,儘管股息率有5至6厘,惟即使黃金周期間,須免費開放給汽車行駛,且近日受到疫情打擊要免通行費;中資電訊股風險相對低少少,但背負「國家任務」,如要「提速降費」,亦不值博。
  林嘉麒也不太好看中資電訊股和公用股,以聯通(762)為例,走勢甚差,上周再創52周新低,並面對「提速降費」壓力,而公用股如水務股粵海投資(270)業務本身穩定,惟估值不便宜,市盈率近20倍,市場給予的價格已過高。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