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科網醫藥股得寵 家居防疫 宅經濟冒起

新冠肺炎籠罩,不少企業安排員工在家工作(Home Office),加上大眾減少外出,網上服務需求急增,「宅經濟」冒起下,新經濟板塊包括線上辦公室、網上教育以至網上醫療股,吸引了資金追捧。然而,新經濟股短期炒過龍,只宜候低再吸,不建議高追;若打算安心長揸,則以兩大科網巨擘騰訊(700)及阿里巴巴(9988)為首選。
記者 袁國守、梁宇碩
當炒股升勢急 待回吐再吸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球確診人數已達64448位,單是中國境內逾6萬宗,死亡人數1381位。雖然疫情至今未受控,但市場憧憬隨天氣回暖,疫情有望於4、5月「見頂」,並預期中央持續「放水」,並推出刺激措施穩經濟,故中港股市不跌反升,與疫情「背馳」。
  港股上周五收報27815點,升85點或0.31%;以全周計,恒指累升411點或1.5%。恒指上周四曾高見27953點,直逼28000大關,相比2月初低位26145點,反彈1808點,漲幅達6.9%。
  從宏觀面看,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新冠肺炎比沙士更為嚴重,若疫情在首季未受控,料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將下跌至3.4%或3.5%,全年經濟增長為5%。她預料,人行最快在本月降準,全年下降至少100點子,並預計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偏鴿派,美國聯儲局在上半年減息兩至三次。由於市場預期人行即將「灌水」,並出招穩經濟,故後市有望升多轉。
  面對當前「疫」景,各行各業中,新經濟板塊值得看高一線,其中軟件股例如金山軟件(3888)和金蝶國際(268)直接得益,原因是Work from home或 Home Office成為大趨勢,網上辦公室軟件需求不斷增加。過去半年,金山和金蝶股價分別累升約80%及40%,遠遠跑贏大市。
  即使撇開新冠肺炎因素,近年內地「宅男宅女」愈來愈多,網上購買和服務需求急增,受惠「宅經濟」興起,手遊、電商、網上醫療及線上教育等行業,均存在龐大商機,惟近日相關股份升勢頗急,待回吐後吸納較穩陣。
  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表示,多了民眾在家辦公,短期軟件需求大增,金山和金蝶因而受資金追捧,由於相關業務堅實,非純炒概念,長遠具發展潛力。此外,譚朗蔚指出,內地有意「去美國化」,現時中央已強制國企使用國產雲服務,而非使用美國的甲骨文或Google雲等系統,所以金山和金蝶值得中長線看好。
  除了在家辦公外,譚朗蔚指,內地「宅經濟」興起,網上醫療和教育需求亦增,故平安好醫生(1833)及新東方在線(1797)非只是炒概念,長遠具投資價值。然而,他提醒,《人民日報》上周提及「在線教育,補位別越位」,且平醫和新東方近日炒得頗高,建議待回落才吸納,前者可調整至66元買入,後者可於27.5元買貨。譚朗蔚補充,新東方已經建立線上教育服務,是純正的網上教育股,較以經營手遊業務為主的網龍(777)更可取。
  值得留意, 近年積極拓展網上教育業務的網龍,上周四公布配股「抽水」,股價隨即應聲倒地,兩個交易日累挫16%,料短期沽壓未完,暫不用急於撈貨。配股前,網龍爆升,上周曾升至29.15元高位,相比1月底的18.42元,僅10個交易日飆逾58%!
  對於近期急升的新經濟板塊,帝峯證券及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郭思治表示仍然睇好,惟目前市場以疫情主導,短期步伐稍為快了少許,基本面雖無變,但不建議高追。
  郭思治預料,踏入夏季後,氣溫將上升,疫情有望過去,即現時疫情已行到中段,當進入尾段,新經濟股再非市場「熱點」,而且恒指近日已反彈逾千點,所以不建再追入,若有貨在手兼有錢賺應先行獲利,或只餘小部份貨持有。
  儘管網龍和金山等新經濟股,長遠受惠網上教育和雲服務需求增,但郭思治指,短期急漲實存在投機成份,如金山藉憧憬分拆旗下雲業務已大幅炒高,因此若是長線投資,還是以兩大科網龍頭騰訊和阿里為首選。他解釋,騰訊是手遊龍頭,亦具分拆雲業務概念,而阿里在電商行業中難有其他公司匹敵。
騰訊阿里長揸較「實在」
  中投傲揚精選基金基金經理溫鋼城不約而同認為,若是長揸,新經濟股中,兩大龍頭騰訊和阿里始終較「實在」,可說「有買貴無買錯」,問題只是要守幾耐,而二三線科網股通常炒一轉後會唞很耐,令人不太安心。
  若只論兩大中資科網巨企,溫鋼城更喜歡阿里,原因是炒作點更多,包括集團旗下螞蟻金服有望上市、憧憬納入港股通及恒指。雖然市傳阿里暫未能獲納入港股通,但溫鋼城認為,即使被納入恒指,只需當作bonus(獎金),因為「主菜」是預期盈利增長達三成半以上,由於能維持高增長,一旦調整至205元可買入長揸。
  阿里上周四公佈季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季度,按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純利按年大增56%,至464.9億元人民幣,勝市場預期。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阿里料今季業務增長顯著放緩,目前線上消費模式亦轉移至食物及日用品。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阿里第三財季業績勝預期,但估計第四財季(截至今年3月底止)將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建議投資者應聚焦於公司長遠潛力,而非只留意短期影響,將其目標價由284元降至274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騰訊方面,溫鋼城指,集團「根正苗紅」,並是恒指權重股,若中央有意托市,北水勢流入騰訊,料難再大跌,回落至383元便要買。不過,溫鋼城提醒,一旦日後阿里「染藍」,流入騰訊的資金會被分薄,因此較適合炒波幅,料阻力於430元。
滙控息率吸引收息之選
本地大型銀行滙豐控股(005)及同系的恒生銀行(011)將在周二公布業績,受去年社會事件所影響,以及滙控管理層人事出現變動後,不少投資者均十分關注集團的未來走向,滙控早前傳出會考慮成立「壞帳銀行」、削減員工數目節省成本,這些措施對其未來業績影響如何尚待觀察,但其股息率仍算吸引,仍為收息之選。
  滙控削減人手的傳聞不斷,早前有消息指出,將主要在歐洲的股票部門裁員約100人,涉及部門包括股票研究、銷售、交易和後勤辦公室部門,而亞洲區也將會有少量裁員。英國傳媒早前亦指出,集團正籌備新一輪行動,目標是關閉更多的英國分行,據悉分行削減數目多達10多間,以削減成本並提高利潤。
高盛目標價75元
  大行對滙控看法偏向中性,摩通發表報告,下調對滙控2019年及2020年經調整每股盈利預測各0.8%及1.4%,2021年預測則維持。該行稱,下調滙控正常化股本回報率至8.6%,以反映宏觀環境不確定性、持續收入壓力及業務投資增加,目標價相應由69元下調至63元,維持「中性」評級。
  高盛報告稱,滙豐控股屬該行在香港金融行業的首選股,預計2月公布策略檢討可成為股價催化劑。該行表示,予其「買入」投資評級,同時新納入「確信買入」名單,目標價維持75元不變。該行稱,滙控自公布去年第三季業績後,因集團放棄原先對今年有形股本回報的目標,股價已跑輸香港金融股及恒指同期約2至3%。該行預計,相信滙控可借股份回購令投資者關注,且現價提供預期股息回報近7厘,市場未反映相關因素。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