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戲場 - 《營救飛虎》劉浩良×章彥琦 為抗戰片搵到出口 | 頭條戲場

  由劉浩良執導、章彥琦等新一代編劇的主旋律電影《營救飛虎》,導演認為抗戰題材作品多是嚴肅正劇,或是「抗日神劇」充斥手撕鬼子般的誇張情節;他形容《營救飛虎》是此類型片的突破口,既有港式幽默又不失寫實。(上映中) 撰文︰華朗   攝影︰朱彥偉  場地提供:譚廣源

  《營救飛虎》由劉浩良、譚廣源、新一代編劇章彥琦(Ashley)、凌偉駿等撰寫劇本,故事改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成員包括王丹妮、伍允龍等)與潛伏在日本人身邊的韓庚,營救美軍「飛虎隊」飛行員事件。劉浩良稱︰「抗戰可以有另一種拍攝手法,例如《一個快樂的傳說》,例如Quentin Tarantino執導的《希摩撞正殺人狂》與《陽光兔仔兵》,我嘗試把港式幽默、動作融入抗戰電影中。」

「畀條生路行吓!」

  劉導曾是編劇家協會會長,他說︰「記得影大合照時,Ashley就站在我旁邊,我倆就是這樣認識的。」Ashley是《邊緣人》導演章國明的女兒,《救殭清道夫》、《一秒拳王》等出自其手,她擅長寫人、寫群戲,她說︰「《營救飛虎》港九大隊裏懂英文的人不多,他們仍試圖與美軍飛行員溝通,建立情感、信任。」同時鬧出不少語言笑話。而劉導承認不擅長描寫抗戰中的沉重、傷痛與慘烈場面,他補充︰「港九大隊帶着這名外國人,並非展開激烈戰鬥,而是在山中搵出路、躲藏。我親自去過黃大仙的山洞、鑽石山、獅子山等,看當年游擊隊行跡。」該片重點不是「殺出去」而是「怎樣活下去」,「疫情時、疫情後人們渴望搵到一條生路,戲中人物面對三年零八個月抗戰,艱難地尋找出路,這種情感與當下觀眾的心境呼應,加強時代感。」

  《營救飛虎》是劉導第3齣自編自導的影片,「反差」是其作品特色,「我們設計了一名小朋友角色,該人物參考了歷史上游擊隊中常見的交通員,負責傳遞情報。小朋友身處戰場,形成強烈對比。」還有王丹妮的角色,「在抗戰時期,英軍留下的Lee-Enfield長槍非常重要,又長又重,我們需要一位能駕馭這把槍的女演員。」劉導形容王丹妮是「全中國最高的女演員」。

頭條戲場

王丹妮因生得夠高而拿下角色。
王丹妮因生得夠高而拿下角色。
伍允龍是動作擔當。
伍允龍是動作擔當。
劉導為拍《營救飛虎》行勻香港幾座山。
劉導為拍《營救飛虎》行勻香港幾座山。
Ashley是《邊緣人》導演章國明的女兒。
Ashley是《邊緣人》導演章國明的女兒。
Mitchell Hoog演美軍「飛虎隊」飛行員。
Mitchell Hoog演美軍「飛虎隊」飛行員。
韓庚潛伏在日本人身邊,伺機而動。
韓庚潛伏在日本人身邊,伺機而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