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 熊出沒注意 | 珊珊來辭
放工推門一刻,秋風起的涼意,撲面而來讓人醉。現在香港沒有秋季,只有秋日使人格外珍惜。而不少動物準備過冬,入秋也是關鍵時刻,需要攝取大量食物,就像熊便是好例子。
可是近日在互聯網上,不少有關於熊的事件,並標明「熊害」的字眼;一看便心知不妙。一周之內多宗熊襲擊,如秋田縣4人遭受攻擊並入侵住宅、富山縣老婦被熊撲倒、岩手縣出現疑似殺人熊。今年是有史以來,因熊導致受傷死亡人數新高。
專家發出警告,熊出沒事件進入新階段,在解剖被獵殺的熊上,發現體脂是嚴重不足,這是意味着一點,為何牠們未能冬眠原因。從而相信山區食物嚴重短缺,惟有跟着河流向下尋找食物,繼而大量進入民居。當發現人類不是那麼強大時,便歸類可襲擊及獵食範圍。
這事上看過多篇報道,當中收穫「橡實歉收」的意思,然後對熊及人類都是悲劇。為何森林缺乏食物?果實何故失收?有沒有人為因素?每一方面都值得大家檢討,否則熊與人之間必然大開殺戒。同時亦沒時間傷春悲秋,彼此都是地球持份者,當務之急是如何逆轉雙輸局面?奈何自保亦是首要的,政府已通過修訂條例,允許使用獵槍針進行「緊急狩獵」。
秋天正值紅葉滿山的時候,不少港人喜歡飛到當地旅遊。給予溫馨提示,除九州之外,日本各地都發生熊襲擊情況。假若製定賞紅葉計劃,不如改變行程到大城市去。第一,當地人也束手無策,我們更加沒有經驗、能力應變。第二,縱使當地能購買防熊工具,還是玩得提心吊膽。若在陌生、偏遠地方需要急救求助,你懂處理嗎?
李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