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 汰弱留強 | 珊珊來辭

  曾聽過生不逢時的人說,如果在80年代頭創業,便能乘上「經濟起飛」的便車,現在已是富翁了。又有聽過一些同業說,假若在80年代尾出道,不是大紅大紫也能幾棲發展,現在可以退休了。近期身旁經營YouTube的人說,早十年、八年加入這個行列,就算沒有過百萬訂閱,現在隨便賺到6位數薪水。

  每當有上述話語,只是代表兩個情況。一是當事人的自戀級別,連自己都被感動了而不自知。二是正在身處的經濟環境,進入寒冬而未知可否見到春天的到來。

  YouTube這個平台,確實讓人走出上一代的死局。不用抵受不對等的合約下,創造機會帶來收入,更甚是豐厚的利潤。然而近期短視頻的興起,受落程度不斷升溫。加上觀眾受官能刺激主導,對「拳頭及枕頭」相關爭議為主的頻道,不嫌事大來者不拒。因此不涉足這個範疇的內容創作者,陷入生存危機。

  日前訪問資深YouTuber,明言經歷十多年的風浪,這次是海嘯式的,過去從未出現如此兇險。本人開台大約8個月,每天感受着生態環境的轉變。特別在過去5月、6月,只有小部分大戶未受波及之外,整體點擊數明顯下降。還以為股票市場上,才有所謂「五窮六絕」,沒想過自媒體也來一波。

  那本人有沒有應變措施?具體來說是沒有。開台的初心及理念,來得根深蒂固,着手做好內容是別無他法。當然也可加入一些元素,多點調味粉來增加食欲。然而大方向不會動搖,亦不會改變路線,去配合眼前現象級的需求。

  最後在這場「飢餓遊戲」能否生還?那就交給觀眾來決定。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