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家庭之奇妙旅程(十五)
《選擇較大齡兒童》
根據社會福利署領養服務的最新數字,在待領養的兒童當中,較大齡(三歲或以上)的佔大多數。但本港申請領養的家庭通常會選擇嬰兒,因為傳統上認為要由「一張白紙」開始。不過,我倆卻同時接受3歲以上的孩子,主要原因如下:
1.拉近兩代的年齡差
我們不是年輕夫婦,故選擇較大齡的兒童,盡量拉近年齡的差距吧!儘管我們不能預測自己年長後的健康狀況與壽命,也儘管我們不太認同年齡跟活力一定成正比,因為身邊實在有太多熱衷上山下海的長者比年輕人更有能力,而且是否享受跟孩子玩的關鍵是愛心、耐性、興趣,年齡並不代表一切。
2.作更好的心理準備
一般待領養的兒童的背景較複雜,例如原生父母有吸毒的習慣等等,有機會令他們的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尤其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等問題,很多情況都會發展到三歲後才易被發現的。所以如果所選擇的是較大齡的兒童,領養者會更易掌握充足的資料,以評估自己的能力能否應付,或作更穩妥的準備去迎接被配對的孩子。
3.溝通互動較具效能
其實任何年齡的待領養兒童也不會是「一張白紙」,他們總會帶着一些先天或後天的「過去」而來,包括性格、喜好、能力等等。直至他們到了穩定的新家庭後,就要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去摸索、去發掘其特點,加以取長補短,互相協調、適應。而較大齡的兒童在表達上會較清晰,令家人較易明白其需要,從而方便作出適當的回應。
當然,一般愈大齡的兒童的經歷會愈多,思路就愈複雜,在適應新生活時可能需要較長的磨合時間,不過也因人而異的。無論如何,我們跟6歲的女兒已相處足一年了,雖然遇過教養上的種種問題,但過程中的經歷就是建立穩定關係的契機,讓我們之間的感情更深厚,愈來愈喜歡對方喔🥰 總括而言,踫上困難不可怕,世上總有解決的方法,而且要勇於向專業人士求助,「柳暗花明又一村」,「守得雲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