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表表姐——黑暗中歌唱

  香港可能是世界上最多人學習樂器及聲樂地區,不過你和我都知道,孩子被安排以音樂增強入學條件,或被銳意打造成「贏在起跑線」的比例也不少。你的身旁,是否都有一個半個,自從完成父母期望的八級鋼琴考試後,就再沒觸碰過琴鍵的青年人?若因為種種外在壓力而影響大家追尋及享受音樂人生,確實可惜。
  周末恰恰參與了一個視障樂團的音樂會。獻唱的是視障人士,伴奏樂隊是造詣很高的義務樂手,還有由智障人士組成的舞團伴舞。音樂會的舞台設計極盡簡單,健視觀眾往台上一看,隔音背板、防疫膠板、樂手、歌者、舞者一覽無遺,是一個純粹、沒有味精(甚至沒有鹽),以歌會友的聚會。
  音樂老師說,視障人士因為視力缺失,音準特別好。歌者沒有細緻的歌唱技巧,但情感表達直接自然。其中一位女孩子芷君,聽說是樂團的新團友,她唱歌的時候笑咪咪,身軀隨着音樂自然擺動,聲音清澈;中段唱起Love me once again,歌聲帶領觀眾感受她拉着轉身要走的初戀男孩一樣的錐心之痛。
  直線看過去,辦這樣一個音樂會,沒有花巧、不用大事宣傳、毋須精密程序、不花費大額成本……好像簡單不過。但立體一點去理解,視障、智障朋友要經歷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礙、情緒起伏、生理難關,還有以倍計的時間、決心,才能真正站上台上,才能完成一個晚上的表演。音樂,可能是他們少數可以發揮自己的平台,也是他們參與社會的良方。
  所以喜歡音樂又有底子的大人小朋友,有機會也要支持弱細社群的音樂活動!
湯圓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