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由家開始——抗疫持久戰
根據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的調查,過去三個月分別約有兩成受訪小學家長和學校教職員,出現至少一項中度至重度抑鬱、焦慮及創傷後遺症症狀,即在五個小學家長或教職員中各約有一名家長或教職員有中度至嚴重精神健康問題,需要支援跟進。研究發現,新冠疫情很大程上導致精神健康問題。有接近四分一受訪者表示,因疫情而工作壓力增加、工作量和難度增加,以及家人之間的爭執增加。
如何在疫情下自我調節呢?醫學院提出四項建議。第一,做足防感染措施,如切勿在未清潔雙手前觸碰眼睛、在陌生人面前脫下口罩等;第二,有良好生活規律,適當分配工作及娛樂時間;第三,家長提供適切情緒支援予小朋友;第四,家長不應過度逼迫孩子的學習進度,多與子女情感交流,以及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
家庭是紓困、治療創傷的避難所,也可以是加壓、製造創傷的戰場。無論工作、生活壓力多大,一定要珍惜家人關係,在困難中彼此鼓勵,在創傷中彼此療傷,才能打抗疫持久戰,撐過去。每天花一點時間,家人之間互訴心事,表達關懷、體諒。每周或每月與親友聯繫,爭取見面,就算電話問候也好,有困難千萬不要獨自面對,就算未找到即時解決辦法,有人聆聽和明白,已是很大安慰了。患難中,要緊靠在一起啊!
張笑容
如何在疫情下自我調節呢?醫學院提出四項建議。第一,做足防感染措施,如切勿在未清潔雙手前觸碰眼睛、在陌生人面前脫下口罩等;第二,有良好生活規律,適當分配工作及娛樂時間;第三,家長提供適切情緒支援予小朋友;第四,家長不應過度逼迫孩子的學習進度,多與子女情感交流,以及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
家庭是紓困、治療創傷的避難所,也可以是加壓、製造創傷的戰場。無論工作、生活壓力多大,一定要珍惜家人關係,在困難中彼此鼓勵,在創傷中彼此療傷,才能打抗疫持久戰,撐過去。每天花一點時間,家人之間互訴心事,表達關懷、體諒。每周或每月與親友聯繫,爭取見面,就算電話問候也好,有困難千萬不要獨自面對,就算未找到即時解決辦法,有人聆聽和明白,已是很大安慰了。患難中,要緊靠在一起啊!
張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