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無間」——韓職業專才教育

  教達人最近看到一則國際新聞,報道韓國年輕人不惜到醫院打一種「聰明針」,聲稱能刺激腦部活動,有助應考大學入學試時發揮得更好。這個看似無稽的現象,背後揭示了韓國社會「望子成龍」的心態已被扭曲,造成不少社會問題。不過,近年,隨著韓國職業專才教育體系改革初見成效,家長及年輕人思想開始轉變,願意投身對就業更有保障的職業技術學校,培訓專業技能。
  韓國人一向較重視階級,年輕人若能升讀名牌大學,意味着將獲大企業青睞,前途一片光明,必能光宗耀祖。不過,名牌大學的光環近年已見暗淡。根據韓國統計廳於二○一五年發佈的資料顯示,韓國大學生畢業後平均花一年時間才覓得首份工作,而二十至二十九歲的青年失業人口達到四十一萬人,情況令人憂慮。不少大學生甫畢業,就要面臨失業。
  反之,韓國政府一直重視並推動的職業專才教育體系畢業生,比傳統大學就業情況理想。二○一四年韓國教育部大學信息公示上顯示,多學科工學院就業率達八成半,比本科大學畢業生只有五至六成的就業率為高。
  韓國職業專才教育的成功,部份原因歸功於企業的積極投入,政府大力推動下,規定大企業需為職業訓練學校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名為「產學合作」的模式。學生得到工作實踐機會,企業亦相應對職業教育的學生更有信心,聘請機會自然大增。
  韓國社會對職業專才教育的觀念開始改變,令人材培育政策更趨多元化,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教達人希望本港企業能借鏡韓國經驗,投放資源,為香港培訓更多年輕新血,提升專業技能人材培訓,長遠有助提升本港競爭力。
教達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