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中日關係暗流 遊日風險驟增 | 社論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關於「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給中日關係帶來了新的緊張狀態。外交部明確回應,日本領導人的「涉台挑釁言論」導致中日交流氛圍惡化,並給在日中國公民帶來「重大風險」。中國駐日大使館也鄭重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已在日的中國公民應提高安全防範意識。部分港人喜歡遊日,當前局勢下,應記取外交部的提醒。 

  其實,即使未有這場風波,曾以安全著稱的日本,如今治安狀況令人擔憂。例如,2025年7月尾,東京千代田區神田須田町—一個距離國會僅1.5公里的地段,兩名中國籍男子遭4名不明身份男子持鐵棍圍攻,身受重創。類似暴力事件在大阪西成區亦發生,一名19歲中國籍男大學生遭遇勒頸搶劫,手機和錢包被搶走。中國駐日大使館向外務省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切實保護在日中國公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因以上兩宗事件並非孤立,數據顯示,半年內日本累計發生27宗針對華人的惡性攻擊事件。 

  疫情過後,日本旅遊業迅速反彈,截至今年前9個月,已有近750萬中國旅客赴日,佔所有外國觀光客近四分一。大量遊客湧入雖帶來了經濟收益,卻也引起日本各地「觀光公害」爭議不斷。日本網絡上有聲音反映,尤其不滿人數眾多的中國觀光客,力數他們不是,例如訂枱後不現身、闖入私人地方等。外交部領事司已於本月發布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除了所謂「觀光公害」,部分日本人對中國人懷有敵意,還有着複雜的政經背景,包括高市早苗以組織聯合政府上台,靠極右言論以鞏固其個人政治地位,加上她自安倍入閣起,一直奉行安倍的傾右施政取向,現在只有更極端,或催化日本社會更大的反華情緒。中國旅客愛遊覽日本,但如今正因社會排外情緒與政治紛爭,逐漸築起一道無形的牆,遊日風險驟增。港人須看清大形勢,不要貪圖吃喝玩樂而無端置身於險境中,推遲遊日行程是明智之舉,即使如期訪日,行事務必低調,並留意外交部與港府發出的最新警示。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