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擁抱「人工智能+」 讓創科乘勢騰飛 | 社論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制訂第15個「五年規劃」(2026—2030年)的建議,指「十五五」時期要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未來10年將再造一個中國高技術產業。在這大背景下,香港特區必須緊跟國家政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追上發展創科與新質生產力的時代列車。

  中國主張「AI+」,其核心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經濟社會的全面深度融合,賦能千行百業,培育新質生產力,最終實現智能化引領的高質量發展。這個戰略設定了清晰的階段性目標:到2027年,人工智能與六大重點領域實現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過70%。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相關應用普及率超過90%;到2035年,國家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

  香港方面,在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全球第15位,顯示本地創科生態正逐步形成良性發展的基礎。截至去年年底,本地初創企業數量已達4700間,較前一年增長10%。特區政府已推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等。這些措施為初創企業提供資源及系統化扶植,加速創科成果商品化,助力初創企業茁壯成長。

  隨着國家提速發展 AI,新興創科行業勢將湧現。香港特區各政策局必須拆牆鬆綁,推出靈活監管,作快速應變,以免錯失人工智能發展的黃金機遇。同時,要加強宣傳並推動各界做好準備,以加強應用人工智能。

  從全球趨勢看,由明年起,AI將從「高科技」轉變為「生活底色」,無聲融入日常。年輕一代將視人機互動為常態,而非驚奇。香港各界需盡早認識到,AI不再只是屏幕後的數字工具,而是逐步成為現實生活的參與者。政府應通過各種渠道向公眾展示AI技術的應用場景和價值,消除公眾對新技術的疑慮與恐懼。

  香港可以結合自身優勢,選擇幾個重點領域作出突破,例如醫療領域是人工智能應用前景廣闊的方向之一,香港在醫療科技方面一向處於世界前列位置,將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同時,AI代理也是值得關注的發展方向。到2026年,AI代理有望真正走向成熟。它們能主動處理日常事務,比如採購日用品、規劃旅行路線,甚至聯動智能家居,幫助打理家務。在工作場景中,AI將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能協調並推進複雜的項目。

  未來10年是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普及的關鍵期,正如全球趨勢所示,AI將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香港若能乘此東風,不僅能鞏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更將為國家發展大局貢獻獨特力量。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