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跨境黑工問題須正視 推動勞工轉型為上策 | 社論

  政府統計處剛公布最新失業率為3.7%,較上季微升0.2%,官方解說數字受應屆畢業生加入勞動市場影響,但同時創下2022年10月後新高,值得警惕。在行業分類中,建造業和餐飲業屬重災區,失業率分別升至7.2%及6.4%,但相信大多畢業生並非加入到上述兩個行業,數字攀升應是其他因素所致,其中之一就是總數未明的黑工問題。

  近年偶爾有傳媒報道黑工活躍,但自網約車黑工事件引起各界聚焦,似是越揭越多。入境處周一的搜查行動中,更拘捕21名非法勞工,絕大多數為內地居民,分別從事裝修、場地布置、餐廳樓面等低技術工種,加上網上如防漏水、維修等低技術服務廣告猖獗,給人印象與內地工人有關,而現時申領訪港簽證方便,內地人輕易借探親旅遊等藉口南下,非法勞工似成普遍現象,當局有必要加強執法,並從源頭堵截。

  除了加強巡查和嚴厲執法,更重要是從關口開始排查有可疑和有案底的人士,修補現時出入境機制的漏洞。但從勞工市場裏「有工無人做」狀況存在多年,才會令部分不良僱主鋌而走險。因此,政府和業界不一定要堅持輸入外勞解決人手荒,反而應協助本地失業勞工轉型,根本地解決人力錯配,讓勞動市場健康發展。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