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熱話建黨電影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內地大事慶祝,香港對這個議題的熱度增加,有議員倡議成立共產黨的資料博物館,港府官員的態度亦明顯出現轉變。

港人普遍認識不足

  共產黨慶祝一百周年,突出了期間的多項成就,包括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執政黨,以及在政治、經濟不同領域取得的成就。在香港,相關的資訊都明顯增加,無論由共產黨成立的過程,到期間遇到的挑戰,以至和香港有關的回歸過程都有論及。

  近日,官場話題之一,就是上周政商界和高官齊齊參加以共產黨建黨為主題的電影《一九二一》。據聞當日出席的司局長等高級官員、議員等,電影提及的中共名人達到幾十名,最為人熟悉者當然是已故國家主席毛澤東。在港英時代,公務員連在私底下都不敢接觸共產黨思想,這種風氣流傳下來,官員以至公職人員對共產黨都認識不深,所以部分出席者都對電影內容覺得新鮮。

  建黨百年的共產黨在香港有新鮮感,於是有議員就提出有無機制或政策整理中共在港的歷史,甚至成立史料館。作出回應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就表示,會向政策局反映意見。他同時強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亦沒有香港回歸祖國及一國兩制,當局未來會加強公民及學校教育的工作。

充滿誤解造成錯判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對共產黨的肯定,說法在內地極之普遍,但在香港很少人提及,高官在議事堂公開談論,過往更似乎沒有先例,曾國衞的說法因此甚有移風易俗的意味。

  西方資本主義排拒共產主義,長期標籤其為極權的意識形態,在港英時代提起大陸就集中在文革、大躍進時期,回歸後,官員態度仍然是對大陸少提為妙,就連國教都無法提行下,遑論對中共的正面評價?所以,現時仍有些反共人士,會宣傳每日有十萬個黨員脫離中共,港人對此也不了了之,不會去想按照這個速度,三年中共的黨員應該已經跑光,怎會跑來跑去還有呢?

  正因為對中國共產黨缺乏認知,才造成近年反對派以至一般市民對政治形勢的錯判。最明顯例子,是中央要在香港頒布《港區國安法》,到落實之日反對派才驚惶失措,好像法例是天跌下來。其實,立法的意圖在四中全會已經露出端倪,若然對內地政情有認識,就應該早有覺察。共產黨把中國變成全球最大新興經濟體,早有嚴謹章則制度,但反對派中人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共產黨等同人治,決策充滿隨機性,結果自然大錯特錯。

曾國衞之言有深意

  官員在議事堂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發言的目標相信不止是幾十位議員。這個說法或者仍有很多人聽不入耳,然而現實是中共現在充滿制度自信,未來香港的政治環境,不會再如過去一面倒偏向西方,所以曾國衞之言實在是另有深意。

齊秀峰

架勢堂




以共產黨建黨為主題的電影《一九二一》。
以共產黨建黨為主題的電影《一九二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