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心理思維陷阱

當台灣人要搶機票到美國接種新冠疫苗時,香港人卻享有全民「大抽獎」等「谷針」活動。雖然有很多利誘因素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但港人打針的意欲暫時仍不高,當中涉及市民對政府及疫苗缺乏信心外,還有甚麼原因呢?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卡尼曼和特維斯基的研究發現,人們經常出現「可得性偏差」、「不驗證性偏誤」和「樂觀的可能性偏差」等錯誤的心智模式。他們依靠本能直覺去理解事情,結果帶來錯誤的後果。
以新冠疫苗的副作用來說,人們從新聞得知可能的死亡和入院個案,卻忽略了新冠疫苗與一般疫苗的副作用和死亡率比較,以及每天的死亡率與接種新冠疫苗的關係資訊。再加上未能證實又廣泛流傳的「陰謀論」,就認定新冠疫苗存在高風險,這已是「可得性偏差」的影響。
當市民對政府長期缺乏信任,更不願相信當中的「積極證據」而動搖個人的信念,這就是「不驗證性偏誤」。在確診個案回落,甚至持續多日「零確診」下,愈多市民相信自己不會被感染、病毒致死機會低,這就是「樂觀的可能性偏差」。
雖然世事荒謬,但以情緒化的態度應對各種衝突,可能令自己墮進更不利的處境。想減少人生的錯誤決定,不需「聖人賢君」打救,只要提升思維模式,減少跌落心理陷阱就有希望。
張慧慈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

雖然有很多利誘因素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但港人打針的意欲暫時仍不高。
最Hit
九龍灣/金鐘日式放題長者優惠$2/位!?任食廣島蠔/大阪燒/刺身/天婦羅
2025-09-25 19:02 HKT
美國騎師犧牲奪勝機會 奮勇救下斷韁失控賽駒與同袍
14小時前
AI如何引領教育變革? 從AI教學助理到專屬AI學習夥伴 數碼港初創發掘新商機
2025-09-25 18:31 HKT
佘詩曼前拍檔瘋傳離婚!奉子成婚一年婚照離奇消失 老公負面新聞多曾傳偷食未成年網紅
2025-09-25 20:2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