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領頭羊 增市民防避意識

《國安法》立法後的首個六四過去,市面大致平靜,但仍然有個別事件發生。有政情專家研判,中央以雷霆手段平定社會不安,情況已有改善,但暗湧仍然強烈,事態也反映針對「領頭羊策略」的重要。
六四當晚有市民繼續在公眾地方進行悼念,政情專家認為活動在香港舉行三十二年,不會瞬間消散可以理解。較好的現象是出來的人大致和平,同時,很多人改以亮燈取代點燭,反映他們有迴避法律風險的意識。
拘捕鄒幸彤達降溫
這次能夠相對平靜,原因之一是警方的期望管理做得充足,同時出動大量警力事前及臨場部署,包括留意在網上的訊息流通,以及預告維園會封場等。
專家還指出,公眾基本上會着重自身安全,同時情緒容易受人影響,六四前個別領頭羊的動向就造成影響。以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為例,她事前的激進行動就造成氣氛升溫,若然警方不是在當日較早時間拘捕她,晚上可能就造成更多人被捕。相反,個別宗教人士舉辦的活動,仍然成為「熱點」,只是出席的人數不是太多,可見大部分市民的防險意識。
美領館證外國影響
在相對平靜氣氛下,美國領事館多個窗前出現燭光,這個態度惹來中方強烈不滿。作為一個駐在其他國家的外交機構,出現這種做法自然惹起爭議。專家說,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此突出的領頭作用,正反過來說明近年激進的社會活動,有外國的影響在其中,並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
齊秀峰
架勢堂

這次能夠相對平靜,原因之一是警方的期望管理做得充足,同時出動大量警力事前及臨場部署。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