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日就是「六四」,但今時不同往日,過去三十多年來一直舉行的六四晚會將不會舉行,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和警方先後示警,就算以個人名義發出的聚集呼籲,仍有可能犯例。君子不立危牆下,公眾不應心存僥倖,受人影響在網上或任何地方發表這類訊息,又或者依時依候走上街。

支聯會已作出調整

自從六四事件發生後,香港一直有悼念晚會,但隨着《國安法》落實,管治的法律框架改變,支聯會過去提倡結束一黨專政的口號,就有相當大的政治風險。過去,這些集會或口號一直存在法理上的爭議,每次香港就廿三條立法,都有人提出六四晚會是否可以照過去舉行,如果是香港立法,這些環節酌情的機會較高。現在《國安法》是全國性法律在港頒布,由香港落實執行,情形就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過去沒有法例管的爭議行為,灰色地帶就被填補了。

時移世易下,警方以防疫和秩序控制為由,反對六四集會,支聯會上訴無效後決定取消活動,同時明言不會以任何形式呼籲聚集,實行「戴鋼盔」。支聯會屬下的六四展覽館,昨日也暫時關閉,免攖《國安法》之鋒。

支聯會兩名負責人李卓人與何俊仁已失去自由,主事者調整策略可以理解。在這種環境下,副主席鄒幸彤的激進就變得頗為突出,而且令人覺得不理性。

綫上綫下積極升溫

鄒幸彤自擔任支聯會發言人後,表現愈來愈激進。在六四晚會遭受警方反對後,她多次參與街頭活動,被警方介入或警告。在上訴委員會判定維持警方對晚會的原判後,她在社交平台揚言繼續以個人名義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悼念六四,這個做法既和會方口徑不同,也與絕大部分反對派人士不同,有警政界形容其表現是激中之激,充滿危險。

為甚麼鄒幸彤會有這種表現呢?大抵可從家庭及個人背景研判。鄒幸彤的成長環境,本來有反共思想,她在西方受教育,後來從事法律工作,但都有西方思想影響的影子。據《東周刊》報道,上月初她就被發現出現在中環WYNGSPACE,這個中心是WYNG基金的活動地點。基金是由泛民人士創立,比較惹眼是其首席執行官曾經做過美國民主研究院(NDI)方案經理。

除了與WYNG基金的可能關係,她在六月前就不斷參與各種綫上綫下活動,積極把六四的熱度升溫,在社交平台以個人名義「挑機」,算是把這個嘗試推到新的底綫。

此時此地不宜仿效

鄒幸彤最近的連串激進表現,已經形成實質的行動,在法律上的風險,連旁觀者都會替她擔心,更關鍵是未來一、兩天她會有所降溫,抑或依然故我繼續下去,甚至進一步升級。鄒幸彤的悼念做到這個地步,恐怕已遠離昔日和平合法集會的標準,對無意涉險的港人而言,在此時此地實在不宜仿效。

齊秀峰

架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