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throat】英國智庫:中國將提前5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英國智庫在對193個國家與地區經濟進行預測後得出結論,經歷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將在2028年完成對美國的「超車」,比去年預計的提前整整5年。

這份報告隨即引發多家外媒關注,俄媒還在新聞標題中使用了「新時代」(new era)的字眼。

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稱,在比西方國家更好地抵御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將比此前所預期的更快超過美國。

「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在報告中稱,中美兩國經濟在經歷新冠疫情後的復蘇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該智庫週六發佈的年度報告提出,按美元計算,世界最大經濟體和第2大經濟體將在2028年交換位置,比1年前的預測提前了5年。

「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經濟的一個主要主題,就是中美之間的經濟和軟實力之爭。」報告寫道。

「新冠疫情及其帶來的經濟影響,無疑使這場‘競賽’轉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

這個英國智庫認為,中國早期通過嚴格封鎖「巧妙處理疫情」,以及疫情對西方經濟長期增長的打擊,都意味著中國的相對經濟表現有提高。

政府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迅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而報告發現,「我們通常會將自己與其他西方經濟體進行比較,然後錯失最佳比較方式,尤其是在亞洲經濟體快速增長之際。」

英國《衛報》援引智庫副主席麥克威廉斯(Douglas McWilliams)的話更具體解釋道:「其他亞洲經濟體的排名也在上升。對於在疫情期間表現相對較差的西方決策者來說,教訓就是,他們需要更多地關注亞洲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只盯著對方。」

此外,「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給出的世界經濟排行榜還預計,中國可能在2023年成為高收入經濟體。印度則有望在這10年末期躍升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

報告中,英國目前是全球第5大經濟體,但從2024年起,英國將下滑至第6位。而在2020年,歐洲佔全球前10大經濟體產出的19%,但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降至12%。如果歐盟和英國之間出現尖銳分歧,這一比例將更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調更多關注亞洲經濟發展的同時,《衛報》在報道中提到了中國人均收入水平與歐美國家的差距。

而事實上,如果按金錢的實際購買力角度去比較,中國已經超越美國。世界銀行今年5月發佈的報告顯示,按購買力平價(PPP)法計算,2017年中國GDP為19.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9.5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但中國統計學會對此指出,從PPP計算法看,以人均計,中國2017年人均GDP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中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deepthroat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中國經濟穩住高質量發展。新華社
中國經濟穩住高質量發展。新華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