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曉穎沉冤 舊路勝新徑

三日長假,外圍疫情惡化,香港情況尚好,市民心情大有改善。在這個時間,台灣殺人案受害人之一潘曉穎的媽媽卻仍要為女兒的冤情奔波,原訂和警方會面,最後關頭卻又煞停。

僵局苦了兩個人

台灣殺人案疑兇陳同佳在台作案後返回香港,引發修訂逃犯條例的軒然大波。事件迤邐逾年,陳同佳本來願意投案自首,但卻因為中港沒有司法互助協議,台灣拒發簽證未能成事,令潘媽媽心急如焚,先向陳同佳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在上周刑滿出獄一年赴台投案,否則就不會代他求情。

陳同佳表示願意到台灣,但台灣以沒有經過特定的程序「窗口」為由,拒絕給他發簽證。在行政限制下,潘媽媽為求成事,表明願意作港台政府的中間人,期望可以特事特辦,可惜至今仍無突破。

陳同佳赴台現今變得相當政治化,結果苦了兩個人,一個是苦主潘曉穎家屬;一個是居中斡旋的牧師管浩鳴。

管牧師有口難言

苦主在冤案中的折騰毋須多講,管牧師居中變了「磨心」,其難處不足為外人道。一方面他要照顧陳同佳,須知根據現時法例,陳同佳在本地沒有任何法例可以限制他。他曾挪用信用卡被捕,這個罪行他已經「找數」,現在他願意投案,是明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管牧師從旁就要扮演輔導的角色,令他貫徹始終,當中的難度有苦說不出。

在協助陳同佳的時間,管牧師成為苦主家屬眼中疑兇的守護神。在陳同佳離開監獄後,警方向他提供安全屋,這是因為他表示有意投案,警方希望確保他的安全,同時也能清楚他的行蹤,然而,有說法指當局不應用公帑協助,若然警方終止使用安全屋,陳同佳是否可以自由來去呢?這方面的安排,管牧師可能又要大費躊躇,所以有人說要幫人原來也不容易,好人真的不易做。

陳同佳的自由現在變成政治事件,卡着進退維谷,怎樣才能有轉機呢?有人認為港台爭持不下,潘媽媽最有效的策略,可能是從過往的先例中尋求突破。

兩岸均期望解決

過去,港台的刑事案件,曾經在拘捕疑犯之後,把他驅逐回台,當中不涉及兩地政府的正式安排,大家存在共識,在飛機交接,這種做法在與不少沒有司法互助安排的地區中都曾經實行。現在陳同佳既然願意自首,人的移交沒有問題,為甚麼潘媽媽不朝這個方向爭取呢?

潘媽媽期望可以為女兒沉冤昭雪,港台兩地的市民都有共同願望。現時兩地政府因為政治問題僵持,要突破這個局面實在困難,既然過去已有相似案例,替潘媽媽出謀劃策的有心人,是不是應該重尋舊路,勝過現在不斷希望另闢蹊徑呢?

齊秀峰

架勢堂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