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抗疫要把握每個經營窗口

今年中秋同國慶日,若連上周六、日,變成一連四日假期。如果按過去習慣,港人已空群外遊,相反,大量內地遊客則會來港。今年,內地有八天長假,但是內地遊客不會來港,反而是本地人無法外出,變成留港旅遊,食肆、酒店,以至主題公園都希望趁疫潮稍緩做做生意。昨日雖然仍有激進人士意圖起事,市面整體仍算平靜,算是個好現象。有官員坦言,期望疫苗擊退新冠肺炎,相信還有相當一段時間,企業必須要把握每個可能是短暫的窗口做生意,至少做到鬥志不失,輸人不輸陣。
海洋公園搶閘開園
上個月,政府開始放寬控疫措施,食肆禁令放寬,一般估計在長假過後,又會有一輪寬限。本地的兩個主題公園都先後重開,據聞當局也是期望這兩個主題公園再度開源,能激活市面的氣氛。
兩個樂園中,海洋公園是先公布重開日期的,當時寬限措施剛剛啟動,但園方已經提前預告。在重啟的同時,還搞點新招,包括提供入園露營等新活動。平情而論,無論是政府抑或樂園,都知道這些改變帶來的收益有限,但就期望能夠帶出兩個訊息。
一個訊息,是樂園過去的營運模式必須轉變,現在這些新服務未必能解決到問題,但至少反映樂園願意作出不同嘗試,盡量找尋生機。這也是提前盡早預告開園的原因。另一樣,就是希望成為市民外出活動的樞紐,大家能夠以入園為中心,然後再安排其他節目。現時香港兩個主題公園,迪士尼由美國公司主導,如何應對疫情會有全球策略,海洋公園是本地公園,迎抗疫境就要靠自己執生。
酒店賣大包減虧損
政府上月逐步放寬控疫措施,控疫專家估計以目前狀況,雖然暫時未能肯定甚麼時候可以「清零」,但相信未來一、兩個月疫情都應該受到控制。商界應該趁這個窗口爭取營運機會和表現。他坦言,現階段絕大部分國家都無法確定疫情何時終結,各界都要預期與疫症共存一定時間,要保持企業活力,就不能等情況明朗,要有很高靈活性,不斷走位。
像最近酒店業大力催谷本地度假的概念,在「賣大包」政策下,房間入住率達到五、六成,雖然房租要收得平,還要送餐飲,但本着少蝕當賺,總好過坐困愁城,甚麼都不做。
配合業界重推生意,據聞政府亦考慮放寬聚會人數,在容許過往的五十人聚集上限前,可能會先容許八人以上的集會,以推動本地旅遊或其他活動。
難派大錢以戰養戰
為了應對疫情,政府一舉開庫派了近三千億元,從財政角度很難再大手派錢。另一方面,政府和業界在過去大半年吸納了不少應對經驗,未來應該以更精準的方法面對逆境,期望可以戰養戰,捱過漫長的抗疫歲月。
齊秀峰
架勢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