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白宮易主不能寄望過高

  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爭取連任。雖然之前民調顯示,對手民主黨的拜登曾經大幅領先,然而,由於他的年紀大,精力不足的弱點相當明顯,外界對特朗普絕地反擊的機會,仍然不敢低估。由於選情吃緊,政經界估計在十一月決出勝負前,香港面對的環境仍是風高浪急,要做好咬牙死捱的準備。

  停稅務安排影響未明

  上個星期,美國政府公布三項抵制香港的措施,除了移交犯人等安排,經濟上有衝擊的是廢除船運收入免除雙重徵稅的協議。由於船公司在全球營運,收入要分配到不同營運地點作課稅,免除徵稅安排可以避免船公司同時承擔兩地的稅款。現在協議廢除,對香港作為航運中心會有打擊,具體如何據聞港府還在評估中。

  美國聲稱要捍衞香港人權,用的方法是無差別懲罰港人,這個結果未知是否引入外援的政客估計之中,不過,美國出招之後,無論是業界抑或是官員,都有點想圖僥倖之心,認為稅款是按年繳納,期望往後還有轉圜餘地。

  港人希冀美國轉圜,其中變化之一是未來白宮的主人究竟是誰。假如現時共和黨的特朗普換了民主黨的拜登,行事會不會較為理性,或至少可預測性會高一些。

  特朗普曾輸票贏選舉

  對於白宮換主人,對美國政壇有認識的商界認為不宜期望過高。首先,他們認為中美競爭加強是國策,無論哪黨上台都一樣。

  再者,他們提醒美國選總統並非一人一票的「真普選」,而是按州用選舉人票決定,共和黨過去不止一次出現輸選票贏選舉人票,最後入主白宮的戰果。上次特朗普就是靠在選舉人票多的重要州份勝出擊敗對手希拉莉,不能排除這一次他會重演這幕。

  說特朗普有條件敗部復活,並不是信口雌黃。皆因在美國人心目中,特朗普的形象與歐洲或中國眼中不同。他上任前打出美國優先的口號,上任後勇於以行政力量打破反對黨和官僚體制對他施政的抵制,所以有人認為他是近代最能實踐選舉承諾的總統,當中大者包括落實了減稅,而且在任內就業率和股市都創新高。如果不是爆出新冠肺炎,他的連任機會應是高唱入雲,這也解釋了他為何要不斷把控疫不力甩鍋給中國。

  十一月前預備捱浪頭

  至今為止,美國總統選情仍然難於預測,如果特朗普繼續主政,那香港如何是好?商界人士笑言那又不必覺得世界會末日,因為選舉一完,誰又知特朗普不會再變臉呢?總之,在十一月前,香港就要預備應變,選情愈吃緊,浪頭拋得愈大,港人要做好自己,最重要就是不要再撼頭撞牆。

齊秀峰

架勢堂




(左)特朗普、(右)拜登。AP
(左)特朗普、(右)拜登。AP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