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一語道破香港不妙

經濟重要?還是防疫重要?香港在零本地感染多日下,寬限仍然小心翼翼。相反,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疫情還未肯定受控,總統特朗普已急不及待揚言下個月就會解散副手彭斯領導的抗疫小組,美國娛樂巨企迪士尼就宣布先重開上海樂園。

上海樂園準備重啟

全球各國深受疫情打擊,經歷一輪蹂躪後,肺炎高峰期已過的國家紛紛準備重啟經濟。內地疫情放緩多時,迪士尼先重開上海樂園是估計之中,只是同一時間,香港樂園卻並沒有重開。按道理,本港疫情歸零已十幾日,園方是否需要如此保守?

從美國迪士尼管理層透露,香港樂園沒有與內地同步重開,應該有其他考慮,當中涉及對生意的評估。迪士尼覺得,香港業務受社會事件影響,跟着又有疫情,生意難以看好。新冠肺炎是中港兩地的公因數,社會事件是香港獨有的因素,不過如果說這是母公司不看好香港公園的唯一理由,似乎有點簡單化。

香港迪士尼去年生意受社會事件影響,遠遜上海。現時疫情稍遜,黑衣人再在街頭重現,六月有六四悼念,然後有「七二一」周年、「八三一」周年,跟着立法會選舉,政治氣氛有可能再趨激盪,對營商環境當然有影響。然而,不能忽視的另一巨大影響,是中港現時近乎封關狀態,對其他國家的往來也差不多停頓,單靠本地人,樂園打開門做生意可能比停業輸得更多。旅遊業人士坦言,內地有超過十三億人口,幅員遼闊,單靠內需「塘水滾塘魚」辛苦點還可以捱下去,香港沒有遊客,主題公園又怎能營運。

海洋公園情況更險

迪士尼香港公園因為母公司不看好重開無期,但狀況比另一個主題公園海洋公園好,因為海洋公園還有幾個月就要償還銀行債務,園方向立法會提出的注資計畫至今又無寸進,乾塘危險逼在眉睫。

從客源來說,海洋公園比迪士尼還要倚重內地遊客。然而,園方的「內部矛盾」至今似乎還未消弭。早前,就有表演在公園的藝人接受訪問,公開質疑園方的立場,揚言反對注資。本來,個別持份者的意見不能代表園方立場,但海洋公園的注資方案本來就極惹爭議,無論是建制抑或非建制派都有議員質疑注資百億的建議,這些負評就變成有點落井下石。

內地旅客湧港,令社區設施逼爆,的確產生很多民生滋擾。現在內地人禁足,香港變得平靜,有人會認為這是好事。不過,同時就出現樂園前景難看好的疑慮,往後香港應該怎樣調整呢?是否應該從結構上徹底改變旅遊業,重質而不再重量?甚至在考慮減少效益不足的旅遊設施,紓緩社區的壓力呢?

重啟人流必政治化

本地現時零感染多日,很多行業認為只要做好邊境管制,避免再出現感染,透過內部需求可以先讓部分行業喘息一口氣。這個無疑是穩健的做法,不過就算如此,香港總不能永遠閉關自守,當有朝一日中港兩地要重啟人流交往,相信仍會變成極為敏感的政治議題。(齊秀峰)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