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抗疫玩殘滙豐股價

美英疫情惡化,美國總統特朗普預告未來兩個星期情況會極之痛苦。從美國感染人數上升未見頂,估計跟住死亡人數就會攀升,這個狀況已在英國出現,早前港人急急返來避疫,證明走得快、好世界,有事還是回家好。不過,已經「移民」英國的滙豐控股就走避不及,被英國政府勸喻不要派息,以備疫情衝擊,結果昨日股價一日大插近一成,小股東個個焦頭爛額。

政府介入阻派息

今次英國監管機構要求當地銀行保留資本在手,導致滙豐有史以來首度不派息。由於董事局之前宣布業績,已經公布派息,現在都要推翻決定。英國是不干預政策的始祖,現在不但阻止派息,連已做的決定都扭轉過來,奉市場規律如金科玉律的港官,坦言大開眼界。股東愕然之餘,急忙沽售手頭股份,導致大笨象與另一家同樣不能派息發鈔銀行渣打股價齊齊大跌。

英國官員插手私人銀行派息政策,可見事急馬行田,反映對經濟前景的憂慮。在今次決定前,滙控公布的業績出現大倒退,主要又是海外業務不爭氣。現在的滙豐主席年前上任,是個硬手管理人,於是預告會大力整頓,為了穩定民心,還明確表示有足夠財力,在今、明兩年維持派息,吸引不少好息的股民追捧。現在因為政府干預食言,如果在香港發生,可能又會有人揚言要告政府或管理層。

滙控的大整頓計畫,因為美英受疫情影響賣產困難,已經無法落實,現在連保留派高息的賣點都失去,股價驟失支持。更加重要的是,美英兩國是銀行主要的海外市場,兩地現時抗疫搞出爛攤子,令集團的經營前景變得極有挑戰。

鐵達尼號扭軚慢

香港位處中西交匯,對於今次疫情發展有近距離的觀察,加上沙士的經歷,會覺得西方政府就如轉軚緩慢的鐵達尼號,明明看見前面有座冰山,都沒有及時阻止災難發生。新冠肺炎在武漢發生,十二月份在香港已接連有報道,農曆年前武漢封城,經歷了大陸當局的嚴控,美英兩國在三月前基本上沒有大動作。三月初期,英國政府還信納一些專家所說群體免疫的理論,認為讓病毒自然感染大量市民,就有群體產生抗體的效果,港人一看就知做法錯到無譜,譏之為無所作為的佛系思維。其後,英國政府看到疫情傳播速度和範圍遠超想像,才急急提升應對級數,可惜疫症已在社區廣泛爆發,結果連首相和儲君都不能避免。

美國的情況比英國好不了多少,當英國政要先後染病,特朗普開始覺得不對勁,想隔離紐約州在內的三個州,卻惹來紐約州長科莫警告,隔離如同宣戰,最後隔離政策又變成拖拉。美國的抗疫措施不斷落在形勢之後,連美國的專家都驚呼死亡人數隨時達到二十萬,經濟學者擔心會因此觸發蕭條。

香港出事價更低

香港人遇過沙士,又見到武漢今次爆疫內地的應對,很自然就覺得美英將會撞板。不過,美國是全球第一強國,科技實力遙遙領先,為何仍逃不過決策上的因循呢?有人認為這是民粹主義盛行,政客決策對人不對事,怕強硬政策惹起不滿,於是被病毒打個措手不及。類似的解釋有人認同,有人不認同,不過,從滙控股東的角度,美英疫情瀰漫,已令到這家跨國大銀行身陷泥沼,最重要是賺錢最多的香港絕對不能出事,否則股價只有五個字,就是低處未算低。(齊秀峰)




「移民」英國的滙豐控股走避不及,導致有史以來首度不派息。(資料圖片)
「移民」英國的滙豐控股走避不及,導致有史以來首度不派息。(資料圖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