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息犯眾怒 滙控豈願回流

滙豐控股集團上星期宣布撤回已經宣布派發的股息,事後在香港成為街談巷議。由於很多機構和退休人士都依靠這家老牌銀行的股息作為收入,撤息建議有點犯眾怒的味道。據聞香港的高層都為此搖頭歎息,套用某財經作家的用語,這次要為撤息決定捱一刀。

滙控的本地高層承受巨大壓力,坦白說有點無辜,皆因去年香港的生意做得很好,繼續是全球最賺錢的市場。就算是今次疫情,雖然本地都受很大打擊,但對比起美英,香港情形至今還算控制得比較好,照理不需要撤回派息這樣大件事。這可從同屬一系的恒生強調派息政策不變得到反證。

要靠英政府護蔭

滙控反口不派息是從英國需要考慮,有本地股東相當不滿,認為就算不派息,董事局至少應該考慮是否派股?派息會影響流動資金,削弱股東,派股理應沒有這些弊處,為甚麼沒有這樣做呢?他很懷疑遠在倫敦的董事有沒有想過香港股東受到的衝擊和心情。

撤息決定被質疑只是聽從英國政府的要求,在消息公布後香港有點群情洶湧,有人就拋出滙控把總部遷回香港的想法,然而,銀行方面即時出來控制期望,強調沒有這個方案。

滙控回流之說因為撤息鬧得沸沸揚揚,有法律界股東笑言很多人想法都是一廂情願,實情經此一役董事局決定回流可能性更低。

他說,去年發生火燒總行獅子事件,政局不安已為董事局提供了不考慮回流的理由。現在發生撤息事件,公眾不滿情緒高漲,若然滙控是香港銀行,董事局受到的壓力必然極大,甚至面對問責的威脅。然而,現在山高皇帝遠,又有英國政府照保,就算香港股東如何不滿,都等同有保護罩,這樣試問又怎會自投羅網,返回香港受制於人。

中港股東受忽視

關於滙控回流香港,在業務發展和稅務上的好處,過去多有討論。從香港股東立場,多數傾向遷回,然而,這個安排在政治上不獲外資股東接受,以至英國當局不易放行,成為了主要障礙。法律界股東今次撤息引發的矛盾,凸顯了總部所在和監管機構權屬的影響,除非董事局的想法有大變,否則事件可能只會令集團強化了留在當地的決心。

滙控這次因為英國政府介入貿然撤息,在鋪排上無疑太倉卒,結果引發軒然大波,現今衝擊仍然未息,同時觸發了董事局能否反映和保障中港股東的爭議。外界關注持有大量股份的內資基金態度如何,英國政府應對疫情失誤,滙控被逼付出的代價,隨時會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齊秀峰)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