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要同反對派打硬仗

特區問責班子執位,四個局長換人,很多人關心背後有甚麼微言大義。有政壇分析家認為,這次調整看來與最近兩辦發炮一脈相承,有應對未來變局的味道,反對派想在立法會奪取控制權,中央就紮定個馬,見招拆招。

換人無關聲明風波

昨日周二,是特首林鄭月娥開行政會議的日子,外界關注點自然是兩辦近日發表聲明炮轟公民黨議員郭榮鏗,以及因事件政府發表聲明一再易稿的風波。就在這個時候,媒體爆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將有調動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不少揣測。到了中午,情況轉趨明朗,在聶德權調動的同時,多個局長執過位起過風。

政府回應兩辦炮轟郭榮鏗,聲明不夠準確要兩度澄清,三耳局長因此道歉。不過,今次調動與事件無關,首先今次換人不是一個,而是四個;再者,局長換人要中央同意,幾個局長同時調動不是一時突然爆出來,沒有理由不預先上報中央。聲明是在上周六晚才發出,從時間上來說根本很難把兩者連繫起來。可以一提的反而是,曾國衞曾經擔任駐京辦,期間工作非常投入,同時大大增加了對國情認識。

反對派借着港府發聲明的風波起哄,港澳辦的回應是絕不妥協,加重火力再次發炮,此舉明顯是以痛擊避免對手轉移視線。聲明有誤只是技術上的偏差,兩辦代表中央對港局的亂象作出批評才是主菜。昨日三個聲明強調中央有權有責維護特區憲政秩序、支持警方依法拘捕黎智英等、以及再轟郭榮鏗蓄意違背誓言,都不單是空口講白話,而且有根有據,說完就有行動。

以攻對攻強勢還擊

過去,中央對香港事務採取克制容忍的態度,期望互相尊重,但自從反對派倡議違法亂港,跟着跑到美國尋求介入干預,以至在議會和社會發動攬炒,同時公然要奪取立法會主導權,藉議會權力逼脅政府就範,已令中央明確了要用權力維護香港局面的方針。反對派找外國撐腰,中央必然強勢還擊,特區班子必須配合,以攻對攻,這次執位就有大戰前調整陣容的意味。

回歸以來,香港雖然經歷波折,受過沙士的打擊,但整體經濟繁榮穩定,市民的自由有增無已。然而,反對派無事生事,借爭取普選倡導違法亂紀,把政治氣氛推向激化,令大批年輕人走上街頭變成暴力分子,社會嚴重撕裂。在疫情侵襲下他們仍鼓動醫護和不同領域的前線罷工,期望民生惡化怨氣爆發,在九月份的立法會投票中一舉奪權,這個局面一旦出現恐怕就會對香港造成難以修復的創傷。

現屆政府上場後,曾經伸出橄欖枝期望可以大和解,結果是被反對派把握修例的失誤全線進攻,甚至提出暴力奪權的主張,所以現在的中央出手,不是如反對派所言破壞兩制,恰恰相反是根據《基本法》內的權力維護兩制和特區的繁榮穩定。

惡戰在前調整班子

反對派九月份就會發起奪權之戰,無論勝敗特區政府都不可能與亂港力量妥協,如果出現行政和立法對峙,本地的政經環境都會非常動盪。惡戰在前,應做就即做,正如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所說,該激活的激活,該執行的執行,特區班子亦要作出調整準備打一場硬仗。(齊秀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