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教宗去世 | 油尖多士

教宗方濟各去世,梵蒂岡將選出上帝新的代理人。
2019年的電影《教廷白煙》(The Two Popes)講本篤十六世卸任,由方濟各繼任,期間兩人交手、談心,展現傳統與進步、罪惡與寬恕之間的拉鋸。本篤代表教廷的保守派,方濟各則是進步派。
這齣電影也提到方濟各在阿根廷軍政府時代,面對殘酷的政治逼害,向權力有所妥協,一度成為他的污點,但方濟各致力營救遭逼害的人,也被視為他有功於自由抗爭。
方濟各上任後,刻意改變天主教的保守形象,特別在性別平權、多種信仰、收容難民等議題上展示「包容」,尤其是對於同性戀的態度,為他贏得西方年輕世代的認可。
然而,縱使他極力迎合當今社交媒體的潮流,但教廷的道德影響力越來越弱,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於西方價值觀的瓦解,以及對人生的困惑無法提出藥方。
千禧年後西方極左意識形態氾濫,剽竊「大愛」的旗幟,蛀蝕耶教核心價值觀,聖誕節完全商業化,甚至以「不冒犯其他宗教」為名,一度將「聖誕快樂」之祝福改口為「節日快樂」,耶教被不斷邊緣化,教徒人口老化,大學校園裏更多的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徒。而這位教宗對此或視而不見,或顧左右而言他。
教廷的角色到底是甚麼?是在時代紛亂的大潮流之中,捍衛宗教核心價值,守住道德底線,還是迎合「民意」潮流,美其名曰「與時俱進」?如果不是前者,則在教廷古老的建築、儀式、華袍飾器之下,到底保留了甚麼?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