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輝 - 建議各區設行人區街頭表演 | 家輝講場

  因應疫後市民和旅客生活模式改變,晚市人流疏落,我去年率先提出發展夜經濟。其後政府接連推出香港夜繽紛、日夜都繽紛等活動,想方設法吸引市民和旅客參與,用心值得一讚。

  其實香港還有不少優勢可善用,其中之一就是具演藝才華的人不少。多年前,旺角西洋菜街於特定時段將馬路改作行人專區,當時有街頭表演者進駐,吸引眾多人流,氣氛熱鬧。可惜因缺乏管理,表演者越來越多及擠逼,為鬥大聲而產生噪音問題,使好事變成壞事,當局於2018年索性取消該行人區。

  該區取消前我曾多次去到上址,與環保署等人員實地檢測聲浪,又勸喻表演者降低音量,希望協商出可接受音量水平,締造一個共融社區,而非一刀切取消表演活動和行人區。當時我已提議當局要就街頭表演設立管理制度,只是事隔多年,當局仍未有具體計劃。雖則西九文化區和沙田大會堂廣場現提供戶外表演場地,亦有六處海濱容許街頭表演,但全都與當年旺角行人區氣氛相差甚遠。

  環顧東京、倫敦、悉尼、上海、台北等城市都有街頭表演,當局除了限制地點和音量,有的更要求表演者先通過試演並申領牌照,一樣辦得有聲有色,值得香港借鏡。

  就此我建議政府在多區設立行人專區,旺角西洋菜街固然可重設,其他如銅鑼灣、尖沙咀等遊客區以至全港18區亦可設置,同時要實施有序管理街頭表演制度,包括表演者須經當局評審保證水準,避免水準參差者純粹個人自娛。

  獲批表演者之間保持一定距離,避免位置太近引起噪音;又可考慮容許表演者取酬,讓其用心表演,為市民增添生趣之餘也招徠旅客。尤其在酒吧區附近,若有具質素街頭表演,有助帶旺整區氣氛,不同行業均受惠。

全國政協委員
自由黨主席
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
邵家輝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