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攀山死傷創新高專家教路除風險|社論

民間智慧:「欺山莫欺水」,疫下香港,似乎不太適用。反過來說︰「莫欺山,也莫欺水」,更為貼切。消防處公佈去年攀山事故統計數字,總數為1014宗,受傷人數達589人,20人死亡,三個數字同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為行山者敲響警號,不要以為攀山為一般強身健體活動。如果不注重潛在風險,隨時陷入危險處境中。
本港山路頗為完善,即使沒有鋪混凝土或建梯級,大部份山路不會太陡斜難行。當局亦按難度,把全港各攀山徑分級,由低級適及普羅市民,至高難度須受專業訓練,清晰易明,讓市民量力而為。故此,多年以來,登山出事的機會率頗低。有理由相信,疫情困擾香港3年,期間大部份市民無法外遊,轉投本地的青山綠水,以登山為樂,出事機會自然會上升,反映在傷亡數字創新高之上。
開心遊山,多一宗傷亡也嫌多,市民必須做足登山前準備,首重個人狀態,緊貼天氣預測變化,並帶備適合攀山用具,最好有伴同行。但這些只是基本,最重要是提高安全意識,這方面靠當局宣傳之外,各個體育會、學校和社區組織應多開設行山興趣班,由專家教授安全守則,令公眾學懂在山上化險為夷之法。
辛正兒
本港山路頗為完善,即使沒有鋪混凝土或建梯級,大部份山路不會太陡斜難行。當局亦按難度,把全港各攀山徑分級,由低級適及普羅市民,至高難度須受專業訓練,清晰易明,讓市民量力而為。故此,多年以來,登山出事的機會率頗低。有理由相信,疫情困擾香港3年,期間大部份市民無法外遊,轉投本地的青山綠水,以登山為樂,出事機會自然會上升,反映在傷亡數字創新高之上。
開心遊山,多一宗傷亡也嫌多,市民必須做足登山前準備,首重個人狀態,緊貼天氣預測變化,並帶備適合攀山用具,最好有伴同行。但這些只是基本,最重要是提高安全意識,這方面靠當局宣傳之外,各個體育會、學校和社區組織應多開設行山興趣班,由專家教授安全守則,令公眾學懂在山上化險為夷之法。
辛正兒
最Hit
張智霖媽媽曹珍妮年輕索爆影片曝光 低胸吊帶女人味爆棚 工展小姐冠軍出身演藝世家
2025-05-08 20:30 HKT
中年好聲音3丨占士丁丁父母赴港撐仔家庭照曝光 音樂人老竇後生勁有型 疫情返英投靠家人
2025-05-09 17:3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