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飄 - 未經證實資訊 切勿手多轉傳|社論
日前網上出現一段信息,有身在英國的前電視台記者發文,聲稱有人在希斯路機場遇見前特首林鄭月娥和她的丈夫,疑兩人轉機往歐洲,即使無相為證,這個信息仍引起網民瘋傳,各種說法充斥網絡,但翌日林鄭現身活動,再加上有人在前一晚見到她去觀賞粵劇,對她人不在港的傳言,不攻自破。事件引起公眾關注,涉及公眾人物的虛假信息,往往帶來負面的影響,但現時卻未有專門法例對付。
當局於今年五月回應立法會議員提問假資訊時,曾作以下回應:「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為市民帶來方便,但同時衍生或加劇了不少侵犯個人私隱或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網絡和社交媒體上充斥着『起底』、仇恨和歧視性言論,以及虛假資訊等問題。這些不當及失實的資訊不僅對市民造成混亂,更意圖分化社會,挑起仇恨和不滿情緒,影響公共秩序和國家安全,所以必須嚴肅正視。」
即使現在有不同法例針對網絡虛假資訊,但正如很多先進國家一樣,未見能夠以單一法例,同時處理涉及假新聞發佈、網絡虛假言論,以及其他虛假資訊等情況。當局答應,會研究並借鑑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例及執行經驗,以及本港具體情況,制訂一套有效的立法規管建議。在未有法律框架主力打擊假資訊前,大家對任何瘋傳資訊,宜抱懷疑態度,不再轉傳,以免助紂為虐。同時,應盡量尋求專業新聞媒體,去獲取新聞資訊。
當局於今年五月回應立法會議員提問假資訊時,曾作以下回應:「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為市民帶來方便,但同時衍生或加劇了不少侵犯個人私隱或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網絡和社交媒體上充斥着『起底』、仇恨和歧視性言論,以及虛假資訊等問題。這些不當及失實的資訊不僅對市民造成混亂,更意圖分化社會,挑起仇恨和不滿情緒,影響公共秩序和國家安全,所以必須嚴肅正視。」
即使現在有不同法例針對網絡虛假資訊,但正如很多先進國家一樣,未見能夠以單一法例,同時處理涉及假新聞發佈、網絡虛假言論,以及其他虛假資訊等情況。當局答應,會研究並借鑑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例及執行經驗,以及本港具體情況,制訂一套有效的立法規管建議。在未有法律框架主力打擊假資訊前,大家對任何瘋傳資訊,宜抱懷疑態度,不再轉傳,以免助紂為虐。同時,應盡量尋求專業新聞媒體,去獲取新聞資訊。
最Hit
60歲港人買中山樓慘蝕一半 嘆一年收租僅萬多元 代理撐前景吸引 「很多客博升值」
2025-11-05 06:00 HKT
沙田新店開張驚現花籃陣!逾50個排滿天橋場面墟冚 街坊:呢個位通常做唔長
2025-11-04 13:06 HKT
華勤技術赴港上市 以硬核實力打開增長新空間
23小時前
「身家10億影帝」香港搭2蚊巴士受白眼 年輕車長唔認得想趕落車 出示身份證平息風波
2025-11-05 17:30 HKT
屯門老牌酒樓結業!曾推晚市7折救市 集團全港只剩1分店 街坊:好日子沒有了
2025-11-05 15:10 HKT
「汪明荃舊愛」移居中山生活無憂 逾2千呎單位自誇選擇精明:我都唔恨返香港
2025-11-05 09:00 HKT
食水餃麵都要收$10茶錢?名導轟埋單先知「杯茶唔聲唔聲放枱面」網民:個價比得上酒樓
2025-11-05 15:02 HKT
《歡樂今宵》女星35年前登日本節目影片翻Hit 網民激讚靚樣似公仔 近年健康亮紅燈
2025-11-05 11: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