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飄 - 拯救被遺棄毛孩 全社會有責|社論
疫情嚴重,人懂得抗疫自保,但家中寵物只能依靠主人保護。為了尋求新環境,人會尋找門路移民他方,但家中寵物未能同行,就會失去一個溫暖的家。本報今天報道,去年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接收的棄養貓狗合共二百四十四隻,比前年增加一成三,但這個增幅,未完全反映整體貓狗遭人遺棄的情況,因為愛協的空間和資源有限,以狗隻為例,去年一共收容八十四隻後,便無法再收更多。類似「逼爆」的情況,亦發生在多個收容貓狗的義工組織,不少毛孩失去主人後,欠缺照顧,自生能力低,一旦流浪街頭,命運坎坷。
有狗義工指出,疫情加上移民潮,被遺棄貓狗數字大升,部份收容組織應付不來。有義工形容「救到無停手」,估計全港再多一百個收容狗場,也不足以接收被遺棄的貓狗。要拯救小生命,有義工發起講座和相睇會,宣揚愛惜小動物,尊重生命的信息,同時讓參與者收養,重新給貓狗一個家。然而,收養數字遠遠追不上棄養的數目,必須加快擴建小動物的收容設施,才能減少悲劇的發生。這不能單靠政府資源所能辦到,還需要社會人士更大的參與。
近年港人養寵物成風,不少視如子女,給予最好的供養,可以聯成守護毛孩的民間力量,支持拯救動物的組織,如家中條件許可,自己亦有心,應收養多一隻,或出錢支援相關義工。商界大企業除了支持慈善公益活動外,也應多重視毛孩,支持拯救牠們的行動,強化尊重生命的信息。
李一飄
有狗義工指出,疫情加上移民潮,被遺棄貓狗數字大升,部份收容組織應付不來。有義工形容「救到無停手」,估計全港再多一百個收容狗場,也不足以接收被遺棄的貓狗。要拯救小生命,有義工發起講座和相睇會,宣揚愛惜小動物,尊重生命的信息,同時讓參與者收養,重新給貓狗一個家。然而,收養數字遠遠追不上棄養的數目,必須加快擴建小動物的收容設施,才能減少悲劇的發生。這不能單靠政府資源所能辦到,還需要社會人士更大的參與。
近年港人養寵物成風,不少視如子女,給予最好的供養,可以聯成守護毛孩的民間力量,支持拯救動物的組織,如家中條件許可,自己亦有心,應收養多一隻,或出錢支援相關義工。商界大企業除了支持慈善公益活動外,也應多重視毛孩,支持拯救牠們的行動,強化尊重生命的信息。
李一飄
最Hit
創先河?屯門公屋明文禁保安為住戶提供開門服務 通告解釋原因掀熱議|Juicy叮
2025-10-28 16:30 HKT
中環燒鴨名店被指收離譜「隱形服務費」 小紅書女質疑小費佔比高達50% 內地網民:我還是雙餸飯吧
2025-10-27 17:54 HKT
連鎖酒樓長腳蟹「勁鹹」?食客呻「以前食過唔係咁」 部長1原因解釋 網民批:食一次差過一次
2025-10-28 14:54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