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飄 - 避疫長胖 潛伏健康風險|社論

一場世紀疫情,根據網上專頁統計,各國一共有五億一千五百多萬人確診,六百二十四萬多人染疫亡。香港估計有逾四百多萬人確診,迄今造成九千三百二十八人死亡。從數字看,新冠肺炎疫情,的確驚心動魄,即使沒有感染病毒,疫後隱現的長遠健康風險,不容輕視,否則疫後禍害會不知不覺地延續下去。

近期學校復課,有校長和老師迎接學生回校,發覺部份人長胖了,反映學童長期留家避疫,少外出放電,坐吃人肥。成年人何嘗不是,不少打工仔在家工作,整天坐下對着電腦,沒有健身室可用,缺少運動機會,人自然肥!本港未有大型調查,去了解疫下市民的體重變化。但世界衞生組織歐洲區辦事處發表報告,指歐洲每年有超過一百二十萬人死因與超重或肥胖有關,形容達到流行病程度,並呈上升趨勢,而各國因應疫情而實行封鎖措施及停課,加劇了人們的肥胖風險。

醫學界研究發現,肥胖導致至少十三種不同癌症,故此,體重增加或會帶來長遠的健康風險。港人要留意個人的體重指數(BMI),一旦超標,就要管理,除了控制飲食,還要過動態生活,日常運動不可少。衞生部門在疫情減退下,要跟進疫後的健康後遺症,透過大型調查了解,並制定治療管控方法,事不宜遲。
李一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