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飄 - Omicron不反彈 是時候鬆一鬆|社論

過去兩年多,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每逢長假,市民聚集,長假後均發生疫情反彈,公眾習以為常。但經過近三個多月Omicron大流行之後,復活節長假過後一周,每日確診數字向下,沒有反彈,顯示本地疫情大致平穩。有學者分析,第五波疫情或有四百萬港人染疫,經此一役,社會已築起抗病毒的屏障。故此,政府應考慮進一步放寬限聚令。由於這個研判合乎科學,是時候讓社會和經濟都抖一唞氣。
根據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估計,本港或有四百萬人染疫,他們體內抗體水平可以維持半年至一年。換言之,料七百多萬港人中,有四成多體內有抗體,加上疫苗接種計劃不斷推高打針人數,社會具備一定的抗疫力,令疫情會維持平穩一段時間。於半年或一年之後,疫情或出現兩種走向:一是經政府持續「谷針」,公眾抗疫力上升,疫情繼續處於低位,但病毒不會自然消失,港人未來須持續補針,一如抗季節性流感一樣,長期抗疫;二是新冠病毒出現變種,變得更惡,本港將發生第六波疫情。
港府必須根據科學,審視疫情的發展,同時在抗疫、經濟復常和社會民生需要三大方面作出調校,尋求平衡。當然,持續「谷針」,每年安排補針,將成港人生活的新常態。
李一飄
根據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估計,本港或有四百萬人染疫,他們體內抗體水平可以維持半年至一年。換言之,料七百多萬港人中,有四成多體內有抗體,加上疫苗接種計劃不斷推高打針人數,社會具備一定的抗疫力,令疫情會維持平穩一段時間。於半年或一年之後,疫情或出現兩種走向:一是經政府持續「谷針」,公眾抗疫力上升,疫情繼續處於低位,但病毒不會自然消失,港人未來須持續補針,一如抗季節性流感一樣,長期抗疫;二是新冠病毒出現變種,變得更惡,本港將發生第六波疫情。
港府必須根據科學,審視疫情的發展,同時在抗疫、經濟復常和社會民生需要三大方面作出調校,尋求平衡。當然,持續「谷針」,每年安排補針,將成港人生活的新常態。
李一飄
最Hit
打風?|天文台:或有低壓區生成 9.18有狂風雷暴 2個AI預測模型料下周雙「颱」共舞
2025-09-12 17:17 HKT
《愛·回家》劇組首對情侶誕生?多名演員收工離場片流出 台柱級女星翹實上位小生冧爆甜笑
2025-09-12 15:00 HKT
文錦渡路私家車追尾撞中貨 女司機爆頭當場不治
11小時前
網傳九記牛腩請廚房臨時工!列明「遲到冇工開」$90/小時 網民嘲:都唔夠食一碗牛腩麵
2025-09-12 14:50 HKT
租者置其屋計劃2025|《施政報告》擬重推租置計劃 揀數屋邨諮詢居民意願後推行 售價不高於100萬?
2025-09-12 13:15 HKT
「過數黨」奇招騙財 醒目攝影師即時拆穿 力保五位數字血汗錢 大膽騙徒竟敢有後續|Juicy叮
2025-09-12 15:47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