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以作戰思維 急擴隔離設施 - 李一飄
港府與新冠肺炎病毒對戰逾兩年,面對傳播力強勁的Omicron變種病毒,束手無策,抗疫落敗。近兩天每日的染疫人數突破一萬大關,死亡人數與日俱增,公立醫院不勝負荷,隔離病牀爆滿。有確診者在急症室外的帳篷卧臨時病牀,等候入院醫治,場面令人心酸。同時有數以千計染疫市民,別無選擇,在家隔離,引發傳染家人的惶恐,情況極不理想。港府必須遵從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破除既有框框,改以作戰思維抗疫,才能火速擴充臨時收治設施,減少病人之苦。
港府一向講求程序,凡事有規有矩,但面對天災,這套行事方式,往往不能應對緊急的民生需要。舉例說明,外地發生大地震,政府會即時動用可使用的場所,安置災民。港府要有這種應急心態,處理公立醫院隔離牀位不足的問題,不能只按程序供應,否則遠水不能救近火。近日向酒店業尋求房間,未必能滿足需求,另一可行方法,是動用醫院周邊的處所,如暫停上課的校舍、關閉的運動場等公營場地,改作臨時隔離中心,取就近之便,由醫院派人定時診治。
亦有政府專家顧問提議,將會展改為臨時隔離設施,讓病徵輕微者暫時安身,避免他們在家把病毒傳播給親人,引伸同一構思,港府亦可租用郵輪,短時間便可以收容大批病人。現在就要行動起來,只要有決心,所有困難都可以解決。
李一飄
港府一向講求程序,凡事有規有矩,但面對天災,這套行事方式,往往不能應對緊急的民生需要。舉例說明,外地發生大地震,政府會即時動用可使用的場所,安置災民。港府要有這種應急心態,處理公立醫院隔離牀位不足的問題,不能只按程序供應,否則遠水不能救近火。近日向酒店業尋求房間,未必能滿足需求,另一可行方法,是動用醫院周邊的處所,如暫停上課的校舍、關閉的運動場等公營場地,改作臨時隔離中心,取就近之便,由醫院派人定時診治。
亦有政府專家顧問提議,將會展改為臨時隔離設施,讓病徵輕微者暫時安身,避免他們在家把病毒傳播給親人,引伸同一構思,港府亦可租用郵輪,短時間便可以收容大批病人。現在就要行動起來,只要有決心,所有困難都可以解決。
李一飄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