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即研補針 同病毒打持久戰

  本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推行接近半年,打了第一針的比率為五成四,還有一段距離,才達至免疫屏障所需的七成接種率。但較早打齊兩針的人士,開始關注外國有研究顯示,隨著時間的過去,抗體會減少,故補打第三針之議,正在醫學界討論。有打了針的立法會議員透露,自己到醫院檢測,發現體內抗體下跌,故促請港府研究打第三針的可行性。當局應加快研判,同時持續谷針,平衡推動兩件事。
  目前有研究顯示,六十歲以上打了兩針科興疫苗的人士,六個月後抗體會下降,再打第三針會有好的功效。不過,政府專家指,現時長者接種率偏低,尤其八十歲以上接種率只得單位數字,即使打第三針,也未必是長者,故當務之急,是推高整體接種率,尤其是長者,呼籲醫生不要過於保守,應重視醫學數據,打針對長者的好處大於風險,而家人亦要相信科學,盡快安排長者打針。
  打了針,即使仍有可能染疫,但多項研究確定,患上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會大為降低,所以,各界要持續谷針,愈早達至七成接種率,再爆疫情的傷害亦會較低,這是抗擊疫情的重要手段,必須持之以恒。同一期間,亦要論證歐美國家的研究,為安排第三針,做好購買疫苗、人手、場地等安排,與病毒打持久戰。
李一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