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不與病毒共存 推高接種率自保

  歐國盃決賽,意大利對英國,兩國球迷熱情投入,在街上觀看直播,氣氛熱鬧似嘉年華。從電視新聞片段所見,兩國球迷多不戴口罩,相信港人見之色變。不管意大利如何放寬社交限制措施,也不管英國的接種疫苗率高企,全球正面對變種病毒威脅,即使打了兩針也不「穩陣」,港人不用羨慕意英兩國人們如此自由自在,反而要加倍努力,推高接種率自保。
  隨著歐洲多國深化疫苗接種計劃,多國採取「與病毒共存」政策,簡單而言,即使感染個案反彈,但死亡率不高,視疫情風險已下降,故放寬各防疫措施,包括調低限聚規管、開始通關,以求經濟早日恢復。相比起歐洲諸國,香港疫情更為穩定,但特首林鄭月娥強調,本地疫情放緩,來得不容易,故不會採取「與病毒共存」政策。這個取向與多名傳染病專家的看法一致,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在變種病毒威脅下,本地緊守嚴謹防疫措施,既保護公眾安全,亦是走出疫情的方法之一。
  但死守不足夠,要戰勝疫情,前提是築起群體免疫力,才能百毒不侵。這一方面,港人還須努力。在商界推出谷針大抽獎後,接種疫苗人數上升,至昨天打了一針的比率為三成八,而打了兩針比率為兩成六,但距七成目標仍遠。商界要加把勁谷針,是時候向僱員提出打兩針的要求,並提供更多誘因,如適當的醫生諮詢資助,或人事獎賞等。
李一飄


更多文章